查看完整版本: [--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4月 ->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谈世中 1987-04-29 23:00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谈世中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着重要的演变。这是推行工业化政策的积极结果。它表现为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提高,服务业也相应增长。产业结构深化和高级化的趋向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自主性的加强。
从整体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要的演变,这对于国际劳动分工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也有了相应增长。1965—1984年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由31%、29%和40%,演变为21%、37%和42%。与此同时,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农业中,粮食比重基本未变,经济作物比重略有下降,畜牧业比重稍有上升。服务业中,大体是老式服务的比重逐渐下降,咨询、信息等新式服务发展迅速。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最大。采矿业中,除原油开采由于70年代价格上涨而一枝独秀外,其它部门增长缓慢,采矿业在工业中比重逐渐下降;相反,制造业却迅速发展。在制造业内部,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下降,机械、车辆和耐用消费品等工业比重上升;食品、纺织和石油提炼业成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三个依次最大的部门,但发展最快的是电机和运输设备制造业。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出口结构的演变。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由1963年的69.3%降为1980年的58.6%;初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中的比重由1965年的76%降为1982年的50%。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上述变化,主要是战后推行工业化政策的结果。近二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改造历史上形成的单一经济,把工业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出路,结果工业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业增长速度,与之相应的服务部门也基本上保持了同步增长,于是形成了工业、服务业高增长,农业低增长的基本格局。
当然,农业增长缓慢甚至衰退也与一些国家的政策不当有关,它们往往忽视农业,尤其牺牲粮食生产来发展工业,结果降低了粮食自给率。近年来,非洲一些国家出现的粮食危机与此不无关系,非洲不得不重审发展战略,把农业置于优先地位。
在发展工业问题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认为建立起冶炼工业、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就控制了经济“制高点”;另一些国家从替代消费品的进口开始,发展轻工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对工业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它们也不得不有选择地发展一些适合本国情况的重化工业。这样,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可避免地把重工业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导致重工业的增长快于轻工业。
当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居民的收入增加,扩大了对生活必需品及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促进了食品、纺织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收入的增加还使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更多地从事文化娱乐和旅游活动,因而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还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70年代,西方经济“过热”,对燃料和原料的需求增加,发展中国家出口这些商品收入增长,为工业化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1955—1972年间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粮食,使粮价长期处于低水平,从而助长了发展中国家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1973年石油冲击后,发达国家逐渐把一些消耗能源和原料多、公害大、效率低的“夕阳工业”如某些冶炼业、化学工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某些发达国家因此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这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必然受科学技术的影响。科技进步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有所减弱,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工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密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随着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着手发展新兴产业,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总之,二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正在演变之中;尽管发展不平衡、困难挫折不少,但毕竟向着产业结构深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前进。


查看完整版本: [--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