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4月 -> 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吕凤坡 1987-04-29 23:00

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吕凤坡
50年代,已故的周恩来总理访问西欧14国,每到一地接见华侨时总有杂技艺人。经打听,大部分竟是河北省吴桥县的。周总理欣喜地说:“吴桥不愧是杂技之乡啊!”
“杂技之乡——吴桥”,就这样让周总理给叫响了。
吴桥县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古时称冀州。《史记》、《汉书》记载,冀州是产生“角抵”的地方。这种“角抵”后来形成竞技角力的游戏,即杂技的雏形。到秦朝,名为角抵戏,近于后世的比武。至汉朝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称为马戏,也就是杂技艺术的总称。1958年,在这个县东宋门乡小马厂村,曾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550)的古墓。在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表演做了形象的描绘,其中有蝎子爬、倒立、肚顶、马术等杂技表演的画面。另外,《吴桥县志》对古代操马戏的盛况和演练杂技的欢乐场面亦有多处记载。
吴桥产杂技,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吴桥县与山东接壤,地处古黄河下游,东临四女寺河,西有大运河,西南临钩盘河。纵横的河流,使农民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剩下了瘠薄盐碱。解放前,“每遇秋涝,汪洋无际”“闾里萧条、居民寥落”,人们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流浪街头打跟头,耍大刀,玩猴,驯狗,沿街卖艺;或流落异乡,或奔走海外——这也是吴桥人遍及世界各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吴桥杂技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重的乡土气息。至今传袭下来的许多道具,都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用具。一来迫于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华丽贵重的道具,二来便于在劳动之余,利用手中的生产工具进行演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吴桥杂技开始是由跟头、小戏法和简单的武术发展起来的。他们仨人一伙,俩人一组,走到哪耍到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原来一些初级简单的节目不能招徕观众,飞叉、刀门子、转碟、地圈、云锣、小魔术等,便应运而生。每逢冬闲季节,艺人们成群结队外出卖艺,到来年春播和秋收季节,才赶回来种地,至今吴桥县大部分杂技艺人仍保留着这种半农半艺的传统。
由于杂技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一部分比较富裕的杂技艺人,便置买了车子、棚干、道具,招收杂技演员,竖杆立班,由杂技组变成杂技班,有班主。在杂技内容上更加丰富,除驯马、熊、虎、狮外,还出现了大型的空中节目。吴桥附近有个黄镇(现属宁津县),每年秋收之后,农历8月15至9月15,有一个月的庙会,本地和外地的艺人云集在这里,切磋技艺。庙会结束,各班各户奔向四面八方,近的去天津、上海、北京、广州、沈阳、武汉,远的则下南洋,飘流异国。也有不少艺人身怀绝技,远走天涯,在东南亚、西欧等国落户扎根。现在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都有吴桥艺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杂技艺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杂技艺人彻底改变了屈辱的地位,生活有了保证。自建国以来,吴桥县成了全国杂技人才的摇篮,承担起培养杂技新苗的任务。到去年为止,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杂技人才1900多名,现在中国杂技团和沈阳、天津、重庆、昆明、太原、武汉、广州、兰州、西安、齐齐哈尔、河北等地的杂技团,都有吴桥人任教练或主要演员。
吴桥杂技之乡源远流长,后继有人。目前,全县18个乡2个镇,都有杂技艺人。1985年,吴桥县成立了杂技协会,之后又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杂技学校,群众性杂技活动,在这里举目皆是。艺人比较集中的港屯村,全村300多户,竟有50多人在本县和外地杂技团担任干部和演员。有些村庄,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娃娃都有一身功夫。他们或在绿树掩映的村边,或在乡亲们庭院,或在欢声笑语的校园,翻一串跟头,变几手魔术,给生活增添分外的乐趣。近两年来杂技专业户、专业村联合体、民间杂技团发展到60多个。从繁华的京津闹市至偏远的云贵边陲,从内蒙古草原到巴山蜀水间,都留下吴桥人奔波送艺的足迹。


查看完整版本: [-- 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