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闯进导演的画面,也闯进我们的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5月 -> 闯进导演的画面,也闯进我们的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鹰 1987-05-29 23:00

闯进导演的画面,也闯进我们的心

第8版(副刊)
专栏:

闯进导演的画面,也闯进我们的心
袁鹰
六一前夕,从电视荧屏上又一次看到南京电视台的儿童电视剧《闯进画面的孩子》,仍是那么引起兴味,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对长期从事儿童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少先队等等工作的同志,总是怀有崇敬和感佩的心情。他们和她们,常常在艰辛的条件下耕耘,即使遭到冷遇,歧视,仍孜孜矻矻,从不稍懈,默默地为祖国的下一代奉献出优质的精神食粮。鲁迅先生说的“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于这些同志是非常恰当的。南京电视台的这部《闯进画面的孩子》,便是又一很好的例证。
行家们可能会对片种的名字提出异议: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既未反映多采多姿的儿童生活,也没有多少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和儿童情趣,能算是儿童电视剧吗?它倒更象一篇散文随笔,一位导演的手记。导演为自己的新作寻找小主角,踏破铁鞋,找不到最佳人选,忽然,一个貌不惊人、才不出众、被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看不上的孩子,偶然地闯进了画面,引起了导演的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寻访、说服老师和孩子的母亲,试镜头,获得意外的效果……这简单平常的过程,看来不是很象某一位导演拍电视剧时偶然得之的“副产品”吗?然而,编导让这部精心创作的杰作,闯进我们大家的心,就不是偶然的了。正是在这看似闲闲的一笔中,提出一个严肃的教育问题: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爱,都渴望得到爱抚,而家长和老师的偏爱或偏憎,却往往结成意想不到的苦果。偏爱,许多人都习以为常,一笑置之,却未曾想到自己在有意无意间干了错事,搞不好,就轻轻折断一株能成为参天大树的幼苗。
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40多年前给我们讲授过《儿童心理学》的课,他非常强调教师和家长的爱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他在60年前所著《家庭教育》一书中,就精辟地提出:“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我们常常看见做父母的偏爱子女,适足以害子女”。“真正爱子女,不应当偏爱子女,不应当偏憎子女,须以公平正直的手段对待子女。”陈先生这话是对父母的忠告。扩大来说,整个社会也应当注意偏爱和偏憎的问题,尤其不应当以个人主观印象作为爱憎的标准。孩子需要爱,这是无一例外的。使爱受到挫折、扭曲、禁锢,严格说来,是戕害人性、摧残儿童心灵的犯罪行为。请看,这个闯进我们心中的重大问题,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么?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里,正不断地向文艺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期望。提倡“只生一个”,也许可以减少在多子女间有所偏爱的弊病,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今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注意。《中国作家》去年发表过一篇很有份量的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岂不是使偏爱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其后果,不仅如陈鹤琴先生告诫的“适足以害子女”,而且也要贻害社会和国家民族的。
南京电视台,如他们自己所说是个新台、小台。然而,台不在大,有特色则灵。他们能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来摄制儿童电视剧,不满足于一般地描写儿童生活和儿童心态,这就使儿童电视剧进入较高的层次,让电视机前的家长们、老师们作一点反思,社会效果将会是好的。这样的创作路子,就很有特色,如果真能搞一组系列片,那倒是为电视剧开拓了一片新的疆土。当然,越是儿童电视剧,越需要讲究艺术质量,丰满地反映新时期儿童的生活、理想和情趣,塑造新的儿童形象和成人形象,使深刻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得更好,做到雅俗共赏、老幼咸宜,那都是不待言的。这就算作感谢和祝贺之余的一点希冀吧。


查看完整版本: [-- 闯进导演的画面,也闯进我们的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