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联结心灵的彩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5月 -> 联结心灵的彩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罗思 1987-05-30 23:00

联结心灵的彩桥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联结心灵的彩桥〔报告文学〕
罗思
时间:1986年9月—1987年5月。
地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人物:赵紫阳、徐向前、聂荣臻、陈中坚、李征……
后两个名字怎么从没有听说过?他们是谁?
一个是广西的小学生,一个是浙江的中学生。是
什么使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学生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赫赫有名的元帅连在一起?
是桥!
一座联结心灵的彩桥!
全国少年儿童“接力”通信活动在孩子们与
长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相通的彩桥!
九 州 方 圆
七、八月的暑假,是每个学生伸长脖子、数着手指渴望早日到来的快乐时日。就在孩子如释重负地把大大的、重重的书包扔到一旁时,就在小朋友痛痛快快地欢度假期时,有一个令学生们更为开心的庞大计划正在悄悄地酝酿,中央和地方共9个单位正在策划商议……
9月,新的学年又开始了,中小学生又恢复了紧张的读书生活。但是,很快,学生那沉寂的心灵又开始骚动,泛起层层涟漪。骚动不仅没有影响读书,涟漪反而有助学习。这骚动和涟漪还引出热情一股,飘送浪漫几份,带来期待不尽。原来有一条“联合征文启事”先后在全国几家影响较大的少年报上同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儿童见面了——
……决定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与革
命长辈、战斗英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通信活动。
革命长辈、战斗英雄、科学家、文学艺
术家都很忙,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请同
学们把信寄到报社。凡是寄给革命长辈的
信请寄上海《少年报》;写给战斗英雄的信
请寄辽宁《小学生报》;写给科学家的信请
寄河北《少年智力开发报》;写给文学艺术
家的信请寄广州《岭南少年报》……报社
将信集中……转给有关的革命长辈、战斗
英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获奖的部分书信将分别在报上发表,
同时,广西人民出版社将获奖作品汇编成
册,出版一套4册《接力书信集》丛书向全
国发行。
于是,一片片喜悦,一个个问题,一份份苦恼,一条条建议,从一颗颗透明的童心里飞出;
于是,一页页信笺,一叠叠信封,一袋袋信件,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寄出;
于是,一老一少的年龄,一上一下的辈份,一高一低的地位,在纯洁中联结。
啊!多么美妙的通信,多么有意义的活动。
钟鸣(广东省郁南县西江中学初二学生):我很早就有一个心愿要向冰心奶奶倾诉心声,可就是不知道信写了往哪寄,这回可好了,这次活动可好了。
罗雪松(福建省厦门市鹭江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用书信形式开展活动很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给革命长辈、战斗英雄等写信的本身无疑就是一次共产主义教育,而且写信的同时又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能力。
书信,一种有两千多年古老历史的文体,一种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必不可少的形式。古今中外,在它身上曾编织出许多个橙色的故事,美丽、浪漫、动人。三国时诸葛亮为出兵中原而上书后主的《出师表》,传诵不衰,现时仍为学生语
文教材之用。1983年美国13岁的萨曼诺写信给苏
联首脑戈尔巴乔夫呼吁和平,为此萨曼诺被誉为
“和平小使者”。新的一代少年朋友,为什么不能
把那橙色的故事延续?这几家单位注意到了——
文化部少文委、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国家教委初
教司、全国妇联儿童部和上文曾提到的五家地方
单位。是他们,九柱桥墩,在九州方圆里架起一
座联结心灵的彩桥。
八面来风
无形的彩桥,也是有引桥的。这引桥是这样
延伸进孩子的心房里的——
郑桂芳(教导主任):我们湖南汨罗县范家
园乡中心小学的领导进行了认真讨论,决定先在
全乡范围内举行一次选拔赛,奖励各村小学的优
秀书信2篇,联校的书信佳作2—4篇,并分年
级段(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评选三名优胜者。
李淑丽(文学组教师):我校陕西宝鸡市宝
成通用电子公司子弟小学有一位小有名气的童星
方超(曾拍过七部电影三部电视剧),他是谢晋
导演一手培育的。正当方超拟好写作提纲准备写
信给谢晋时,电影厂又请了他去拍片。为此,我
在学校文学组中选出一名同学,请他替方超写
信,倾诉小童星对大导演的思念之情。
引桥铺设得宽敞、平坦,孩子们纷纷踏上彩桥。
结果,短短几天里,厦门市鹭江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就收到少先队员们的200多封书信;
广州岭南少年报社收到数以万计来信,信件堆积如山,占去本来不算大的编辑室的整整一个角落;
从1986年10月到年终的3个月里,四家报社共计收到10多万封征文书信(被学校老师筛选掉的不计其数)。
彩桥的这头弥漫着少年朋友五光十色的梦幻,晶莹清丽的真情,跃跃欲试的追求。是谁小心翼翼地端着这些梦幻送到彩桥的那一头,使孩子与长者在桥上拥抱心灵,迸发出美滋滋的艳丽火花?
1986年12月,上海《少年报》社派出三人专门小组赴京,为的是力求保证那寄托着颗颗无瑕童心的书信能放到孩子们敬仰的革命长辈的办公桌上。
同样的时间,广州《岭南少年报》社分兵两路,一位编辑开赴京津,一位记者驻军上海,为的也是力保那片片柔情能注入孩子们所喜爱的文学艺术家的身上。
1987年1月,上海《少年报》社又派专人南下特区。
2月,国务院办公厅电话询问上海市委“接力”通信活动详情。
3月,辽宁小学生报社还在派人“周游列省”,与孩子们所崇拜的战斗英雄联系。
4、5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全开绿灯,凡与《接力书信集》有时间冲突的印刷全部停印,保证孩子童心与长者爱心的艳光丽影“六一”面世。
无形的桥,更需要众多的护桥人。
有的名单常令人感到枯燥,有的则异常诱人。不知下面这份名单——回信给孩子们的长者——会不会让读者惊喜: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国防部长张爱萍,中国科协副主席钱三强,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谈家桢,国际矿物学协会副主席黄蕴慧,老作家冰心,大画家关山月,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等等,等等。
八面而来的阵阵春风,吹动着少年的心,化作记忆铭刻在心,伴随孩子长大成人,直至壮年、老年……五 彩 缤 纷
“钱,多用于玩具,少用在炸弹。”这是苏联一位11岁的小朋友想对全世界说的话。多么富有童趣天真的语句,又多么富于政治幽默的妙语。儿童,有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特点。儿童世界里,色光斑斓,五彩缤纷。
李明艳在给儿童文学家包蕾的信中诉说道:“……我一听,以为是覃晓的主意,况且她当着我的脸不帮我说话,这简直把我气得连肺都要炸了,……以后我下决心再不理睬她了,我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包蕾给这位广西柳州小学生复信说——你的肺也太容易爆炸了,你不理覃晓,还要“不到黄河不死心”,你的“黄河”也太近了。)
常彩虹在给“带安徒生到中国玩”的老翻译家叶君健的信中回忆道:“小时候,有一回我想和一只很小很小的黄嘴麻雀说话,它就是不肯。后来我用绳子把它吊在树丫上,但它还是不说,气死我啦。”(叶君健给这位山东临沂县小学生回信中指出——你写童话的方法就象你为了要“黄嘴麻雀”开口就索性“把它吊在树丫上”那样写吧?如果是的话,那老师的批评也不算错。)
宗师在给文化部领导同志的信中大声呼吁:
“一呼儿童剧院太少了……二呼儿童读物太贵了……三呼农村儿童文化生活太贫乏……”(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给这位北京海淀铁道附中初一学生的回信中写道——我听了你的三呼后,很为之动心、动情,感到我有责任与文化艺术界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呼吁全社会的大人们进一步关心小朋友们的成长,多为孩子们开辟一些文化场所……)
联结心灵的桥上五彩缤纷,各显风骚,其中有一处重彩浓墨,光艳夺人,这就是赵紫阳总理的复信。
全国约1000名小朋友给赵总理写信。1986年底,广西省合浦山口中心小学陈中坚、河南省鹤壁市第四小学何军明和湖北武昌棋盘街小学邵浔岚所写的三封信转交给了赵总理,孩子们恳请复信。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期待却一天天在空中堆积。荒唐吗?是的,在不少大人世俗眼里觉得是;但小朋友却一点儿也不觉到这叫荒唐。是啊,加拿大9岁的布莱特在1985年12月20日不是写过信给我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吗?中国小朋友还知道,去年3月26日一位苏联女学生在参观白宫时巧遇美国总统里根。总统又怎么样,还得要和女学生交谈了三四分钟才“敢”离去哩。儿童,世界的未来,人类的花朵,大人哪能不珍惜你的白云一般的洁净?社会哪能不爱护你的水晶一般的明澈?不然,联合国就不会在成立后第二年的1946年马上专门设立一个世界儿童基金会。儿童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在拥有3.2亿青少年儿童的这个泱泱大国里,最高领导能少关心吗?回答是肯定的:花朵不能少浇水。
成功的一半是因为有期待。虽然小朋友在儿童世界里不断编织的只是一个个不尽的梦幻,但是社会越昌盛,他们编织的东西就越多地梦幻成真。
1987年2月26日,赵紫阳总理的回信送到上海。
3月4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各大报、中央电视台发播了消息。
赵紫阳总理在信里亲切地写道:
……知道了孩子们的高尚理想和良好愿
望,我很高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成功,小
朋友们将是我国改革事业的主力。
联结心灵的彩桥上顿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喷吐出浓烈的芬芳……
一 颗 爱 心
桥,有着从独木桥演变到七八千米长数十米宽的多层大型桥梁的历史,也有着从木头制造到石块堆砌到用混凝土为建设材料再到全用钢铁的钢索桥的历史。而现在欧美出现了仿生桥,它的形状象一块卷叶,它没有一条柱子却能横卧千米的江河,靠的就是摹拟自然生物形体内在结构力学。联结心灵的桥,只有孩子的片片真情而没有长者的融融爱心,只有一方而没有双方的内在相互拉力是修建不起的。
一封信一片情,封封信片片情,融融爱心呵护着孩子情。当《岭南少年报》社将信转交到文学艺术家手上后,一幅幅动人画面融进了长者一颗颗爱心,满腔热忱把拉力扯得绷紧。
让我们先放映一段“慢镜头”吧。
——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的复信是特意请人代抄的,4页原稿纸上的每一个字都用钢笔隶书体誊抄,成了文学艺术家全部复信中最工整最洁净的一封。
——孩子最熟悉的“三毛爷爷”张乐平,近年一直被病魔缠身,读小朋友来信和书写回信全都在医院里进行的。
——老书法家费新我说,“我年纪恐要大你七十岁,精力有限”,但大书法家还是写了信给广州荔湾区书法艺术团的一位女孩子。
——“济公”游本昌是在济南演出途中写回信的,在一天劳累的演出后他赶紧回信,“现在已经夜晚12点半了,明天的演出还要加场……”
——邵冲飞是话剧《报童》编剧之一,在接到学生来信前不久摔伤了脚,他边在家病休边犯愁,原来他在考虑如何才能既不高深又不肤浅地把戏剧语言问题告诉广州广雅中学戏剧组一位
“小编剧”。
再把这两个有关“题词”的画面“定格”。
——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欣然应邀为《少年儿童与文学艺术家通信集》一书挥毫题词,特意书写两张,横竖规格各一,说是任君选择,择优录取。
——无独有偶,散文家秦牧为通信活动也题词两帧,大小字体各一,真是考虑周全,用心可鉴。
联结心灵的彩桥是无形的,但孩子们踏上去,确实能摸到卫护的栏杆,窥见到爱心与苦心。
这个时间长、规模大、影响广的极少见的少儿活动要结束了。“六一”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书信征文颁奖大会。《接力书信集》丛书也如期出版。
人走会散,但,架起的无形彩桥却长驻在孩子与长者的心灵里。
的确,他们都太需要拥抱!童心汲吮爱心,爱心亲吻童心,就这样,就这样永远“接力”下去……明天就会更美好,更绚丽。
明天呵,您不会抛开昨天的记忆吧——今天曾架起了一座桥,一座联结心灵的彩桥。


查看完整版本: [-- 联结心灵的彩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