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卢克索的魅力——《阿伊达》归省故里盛况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5月 -> 卢克索的魅力——《阿伊达》归省故里盛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翘 1987-05-30 23:00

卢克索的魅力——《阿伊达》归省故里盛况

第7版(国际)
专栏:

卢克索的魅力
——《阿伊达》归省故里盛况
王翘
尼罗河畔,皓月当空,星光闪烁。花岗岩峰上矗立着一座爱色斯女神庙。棕榈树参差错落,散布其间……巨大的天然舞台被数千观众簇拥着,天穹下回荡着悠悠而优美的歌声:“故乡的蓝天和微风多可爱,在那里早晨多安静、多明朗,青翠的山坡,啊,鲜花开满河岸,啊,我的祖国,永远不能相见……”哀婉动人的歌声撼动着每个听众的心。这是今年5月2日至12日在埃及著名古都卢克索演出意大利杰出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四幕歌剧《阿伊达》的动人场面。
阿伊达是距今3500年前哈巴什国的公主。她风姿秀丽、光彩照人,被掳后成为埃及公主的女奴。但她却为埃及主帅拉达姆斯所热恋。不幸的是阿伊达的父王在一次两国交战中也成了埃及的阶下囚。埃及法老为表彰主帅功绩,当众宣布将女儿许配给拉达姆斯。但拉达姆斯却深深地爱着阿伊达。此事被埃及公主所发现而倍感愤怒。后来主帅因让阿伊达的父亲逃跑,泄露军机,被判死刑。爱情与爱国的矛盾,生与死的搏斗,导致“圣洁的阿伊达”既为祖国能重整旗鼓而显示了其拳拳爱国之心,又为爱情的坚贞而放弃逃走的机会,宁愿温柔地倒在拉达姆斯怀里一起殉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感人。
这次演出由名扬世界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和奥地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希亚拉领衔。意大利维罗纳歌剧团和埃及演员1200人及60匹马、两头狮子相继登上用木板搭起的3座宽阔、相连的大舞台。演出场面十分宏伟:右侧是巨大的神庙、石像,左侧是排列着狮身人面像的大道,气势非凡,时而是埃及法老军队骑马得得而过的壮观场景,时而是影影绰绰的幽静迷蒙夜色……尼罗河水在舞台后翻滚欢唱,仿佛为歌剧添注了新的音符;高大的圆柱、古雅的浮雕、精美的壁画,再现了威尔第在乐曲中所描绘的特定历史环境。树影、星光随着音响轻轻摇曳,更为歌剧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艺术家们无与伦比的精彩演唱和在雄伟的历史建筑遗址上近乎真实地重现历史故事的壮观场面,使观众恍如身临其境,如醉如痴。人们随着拉达姆斯令人振奋的嘹亮歌声而神思驰骋;伴着阿伊达凄婉哀怨的咏叹调而动情唏嘘。《阿伊达》返回故乡——卢克索的首场演出,就象强有力的磁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观众。
埃及这次所以选择在卢克索演出《阿伊达》,是因为这出歌剧与卢克索有着“血缘”关系。19世纪中叶前,航船从欧洲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必须万里迢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为缩短航程,开凿了苏伊士运河。为庆祝运河通航,1869年,埃及总督伊斯梅尔邀请因创作著名歌剧《茶花女》而蜚声世界的威尔第为此创作一台新歌剧。起初威尔第拒绝了,但是当他看到了法国考古学家马利特根据在孟菲斯发现的纸草书上记载的阿伊达传说故事时,激情大发,挥笔创作,不久诞生了这部不朽之作《阿伊达》。1871年《阿伊达》在埃及首演引起轰动;1872年在米兰演出时谢幕达30次之多;1912年在埃及金字塔畔的演出更是盛况空前。《阿伊达》诞生百余年来在世界久演不衰,极享盛誉。几乎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歌剧院都以上演《阿伊达》为荣。但这次在故事的诞生地卢克索神庙演出,更获空前成功,不仅震动了埃及,而且在世界各地也引起极大的反响。因为这次通过卫星向世界转播实况。
这次演出票价昂贵,售给外国人最便宜的票是250美元,最贵达620美元。埃及人购票最便宜的是230镑(相当于170美元),最贵500镑。尽管如此,成千上万的外国观众,包括西班牙王后索菲娅、摩洛哥公主卡露琳和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长以及腰缠万贯的富翁、歌剧迷、旅游者3万多人,纷纷云集卢克索,各国专程前来报道的记者多达200余人。为期10天的演出之所以如此轰动,不仅仅因为这是由享有世界第一流声誉的艺术家演出的名剧,还因为卢克索的演出闪射着新的霞光,把历史故事与历史遗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能直接领略到当年历史的韵味,从而使人们不远万里趋之若鹜。埃及此举,匠心独运,是十分成功的。而且埃及借此也振兴了旅游业,政府从这10场演出中纯收益130万美元,3个主要旅游公司分别赢利15万美元。正如埃及副总理兼外长所说,除经济利益外,“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巨大的宣传活动,它向世界人民说明了埃及的伟大和能力。” (附图片)
(李建华图)


查看完整版本: [-- 卢克索的魅力——《阿伊达》归省故里盛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