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把诚实的心献给观众——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9月 -> 把诚实的心献给观众——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常立 1987-09-30 00:00

把诚实的心献给观众——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

第8版(副刊)
专栏:

把诚实的心献给观众
——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
常立
方荣翔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派传人。他演的戏,为许多人,特别是戏迷们熟知。然而,在戏剧界,人们赞扬他的戏,更称道他的人品。首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前,在首都体育馆排节目,方荣翔唱《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只一句,中国京剧院的几个年轻人就禁不住喊“好!”并对坐一边的记者说:“咱不说戏剧界,只说戏界,说到思想水平,方老师都是这个(伸出大拇指),现在好些人缺的就是这个。”“唱得好,品性也好,难得。”
台上的黑脸包公,在生活中是一位蔼然长者。北京大都饭店的走廊里,方荣翔穿着厚底靴,边活动边给学生杨树荣说戏,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夜里凉,你穿得少,冷不冷啊?”
方荣翔微笑着,娓娓地不疾不徐地谈着。谈他1985年的那场大病,山东省委、文化局和山东医大附属医院怎样为他邀请美国心脏专家拉塞尔·纳尔逊博士和詹森教授,成功地为自己做了心脏搭桥术;谈他缠绵病榻5个月之后,怎样从扶床走路开始练起,然后在监护室练声,到可以去室外喊嗓子,练长段念白,练踢腿;谈他怎样恢复原来的调门儿,参加了山东省1985年国庆节的演出活动。当谈到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可以唱《锁五龙》这样大负荷量的戏时,方荣翔高兴地笑了。他说:“我这场病,如果没有党和领导关心,没有山东医大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不堪设想。”
9月8日,是方荣翔的恩师——裘盛戎先生诞辰72周年纪念日。方荣翔八岁学戏,十几岁到裘家。不久前刚参加了诞辰纪念活动的方荣翔,对裘先生一家一片眷眷之情:“我整个青少年时代一直是在裘家度过的,裘老师、裘师母、姑妈真象自己的亲生父母那样亲,真是非常想念……”
方荣翔的回忆,是一幅幅旧北京的风俗画:旧时的戏园子,带着孩子,嗑着瓜子儿的观众;老师常带他看戏,听老师说戏,有时到夜里两三点,家里人都睡了,便和老师一起在地板上席地而卧,第二天不误起早儿到先农坛吊嗓儿,那里时常能见到树上有因逃难无着落而上吊的人。
他还说:“先生的年轻时代,我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艺术上的真正提高是在解放以后。”
解放以后,他一颗心扑在艺术事业上。方荣翔说:“戏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剧本需要改,要讲究舞台美术、服装、画面、灯光,但戏剧流派要继承。我们这一代见过一些名家,很难得。我今年62岁,除自己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表演水平,还要带好剧团,带好学生。”
他对金钱、名誉、地位淡然处之。剧团领导无须为分派方荣翔什么任务、到什么地方演出而为难。他时常催着团里组班下去演出,而从来不准因为有他参加演出而卖高价票。心脏手术恢复后不久,他到惠民地区演出,正赶上无棣县遭雹灾,看着毁了的庄稼,他心疼地流泪,不顾演了五场戏后的疲劳,又临时加了一场义演,把收入全部捐给了灾区。琴师小杜说:“我是琴师,见的人多了,有个比较。方老师唱戏,最认真不过。就是在地头为农民唱,也一丝不苟;在再大的场合唱,也不哗众取宠。”用方荣翔自己的话说:“观众放下自己手里的事儿,来看场戏不容易,要把一颗诚实的心献给观众。”


查看完整版本: [-- 把诚实的心献给观众——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