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访十三大代表陈至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10月 -> “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访十三大代表陈至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平力 1987-10-31 00:00

“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访十三大代表陈至立

第3版(要闻)
专栏:畅谈党的十三大

“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
——访十三大代表陈至立
本报记者 张平力
39年前,祖国解放的隆隆炮声正揭开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台湾省台北市一对当教师的夫妇变卖薄产买了飞机票,急急忙忙赶回大陆去迎接胜利的曙光。39年后,这对夫妇的女儿,受上海科技界2万多名共产党员的推选,来北京参加党的十三大。她就是现任中共上海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书记的陈至立。
44岁的陈至立代表,早在1961年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读二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她还是第一次。记者问:“您能当选党的十三大代表,是什么原因?”陈至立想了想说:“我本人就是科技人员出身。1985年我当上海科技党委书记,抱定要为科技人员当好服务员的决心,在上海科技界交了许多朋友,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当做的工作,大家比较信任我。”记者得知,陈至立当上海科技党委书记后,建立了一个相当受科技界人士欢迎的工作制度:每个月逢8日、18日、28日三天,上海科技党委就分别召开老、中、青科技人员座谈会,各级党委干部与科技人员座谈、对话,交流情况和思想,共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办法。上海的科技人员都称上海科技党委是“科技人员之家”。人们相互之间需要理解,党与科技人员之间更需要理解。理解产生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理解使得上海科技界逐渐形成了“民主、和谐、团结”的良好气氛。近几年来,上海科技系统广泛深入地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全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从1979年的20%提高至现在的60%,部分科研单位已超过80%;1979年至今,上海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707项;在去年取得的2123项成果中,有400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上海与国外科技合作的格局,已开始从单向引进型向既引进又出口的双向型发展,1985年至1986年,全市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已达到4000多万美元。这一切,是否与上海科技界业已形成的“民主、和谐、团结”的气氛有关呢?陈至立代表认为,这至少是一个重要原因。
陈至立代表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特点,就是历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时时要抬起头来,审视国家大势,率先在社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国家大事有较高的期待标准。这个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说,知识分子往往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最先感应的社会阶层。所以,赵紫阳同志报告中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我认为是很及时、很必要的。有了这种制度,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特别是社会心理趋向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动荡,才有可能转化为承受社会动荡、促进社会进步的最佳合力。”
陈至立表示,十三大之后,上海科技界的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团结广大科技人员,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做出自己的努力。
大概正是因为与科技人员有广泛而亲密的交往,陈至立对科技人员的思想和各种需求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来参加党的十三大之前,陈至立召开过4次座谈会,征求上海科技界的意见。陈至立把所有意见归纳为三大类,即:政治的、工作的和生活待遇上的。她说:“从政治方面说,上海广大科技人员共同的愿望是,能够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团结、稳步发展的局面,避免重复中国历史上动乱不止的悲剧。希望党在十三大上就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克服‘左’的思想和党内腐败现象等问题上更加旗帜鲜明,有实质性的工作步骤和措施。从工作方面看,科技人员希望有更多的平等机会,在更宽阔的空间发挥作用,为此,希望党中央加快改革、特别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从生活待遇方面的意见看,科技人员最迫切的要求,是改革现行的分配结构,在科技界打破‘大锅饭’分配体制,扭转中青年业务骨干‘超负荷运转’日趋强化的趋势,把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财力、物力、人力更多地吸引到追求科技进步上来。”
陈至立兴奋地说:“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紫阳同志的报告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都指出了正确解决的途径和措施。现在,倒是我们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确立了,人民,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眼睛,正注视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哩!真有点坐不住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党知道科技人员的心愿”——访十三大代表陈至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