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画意幽远 氛围凝重——北京图书馆新馆陶雕壁画赏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12月 -> 画意幽远 氛围凝重——北京图书馆新馆陶雕壁画赏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同霞 1987-12-30 00:00

画意幽远 氛围凝重——北京图书馆新馆陶雕壁画赏析

第8版(副刊)
专栏:

画意幽远 氛围凝重
——北京图书馆新馆陶雕壁画赏析
张同霞
进入新落成的北京图书馆新馆门厅,迎面可以看到一组由七个部分组成的紫砂陶雕壁画群体。它们似乎不只是孤立于墙面上的装饰品,而是建筑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宏伟“书城”的点睛之笔。
北图这一特定环境,为壁画确定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主题。它以远古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传奇故事、文物史料及丰富的古代装饰纹样与建筑风格相结合,彩陶纹样、青铜器和汉画像造型被加以综合变化的艺术处理,不同时代的人物象征着与“图书馆”有关的史例和情节。正门楣中手执斧凿的盘古、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四目灵光的仓颉代表中华民族的远祖,并暗示哲学、科学与文化的初始。两侧壁面上,右边描绘了苦思的司马迁、悲愤的屈原、刻字的毕升、观星的张衡、采药的李时珍以及乐伎舞女,象征着史学、文学、印刷、科学、医学和艺术。左侧描绘了讲学的孔子、捧简的老子、乘车的管仲、负经的玄奘、演阵的孙武以及纂修《四库全书》的场面,暗示着教育、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宗教、图书馆学(老子还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长”)……这些丰富的内容在线条的起伏变化中逐一展现。在三大远祖的身边,分别装饰着彩陶纹、爻卦符号和甲骨文字。涡旋状气流与天地日月衬托着盘古,而伏羲、仓颉则各处于相互对称的卵形构图中,门楣画面蕴含着先人所认定的大自然在不停地变幻运动的深刻哲理。龙、凤图案是人们所熟悉的,但在古代神话中,龙、凤是原始夏人、殷人的图腾。作为左右两大幅壁画构图中心的龙凤形象,着重强调了它们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发祥与文化的肇端,它们与环绕四周的历史人物、故事相辉映,使整个壁画充满历史的深沉感。
壁画的色调、形式与大厅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相协调,以其凝重的赤褐调子的大色块,与白色大理石柱、暗红色花岗石地面、褐色菱形格吊灯等构成一个和谐的空间整体。在柔和的光线中,大厅显得如此凝重、静谧并略带几分神秘感。置身其间,不由人要怀念起祖国那深厚的文化积淀,谁还会在这种环境中高声喧闹呢?环境如人,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北京图书馆珍藏和展示着我国悠久的文明,这里不同于宾馆和饭店,这里的环境应给人以肃穆、凝重和自豪之感。门厅壁画为达到这种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组壁画选用紫砂陶硬质材料,是壁画收到上述效果的重要因素。紫砂陶为中国宜兴所特有,其赤褐色陶板本身所具有的古朴典雅格调,使壁画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文化气息。画面参用汉画像石铲底刻法,没有过分的凸起。除人物四周略以浅色渲染烘托外,朴素无华。壁画的侧面、背面都用素面陶板包砌,增加了厚重感和延伸感。宜兴美术陶瓷厂的工人与作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紫砂陶工艺用于大型壁画的首次尝试获得成功。
壁画作者李化吉、权正环自从首都机场壁画以来,相继完成了十几件大型壁画作品。他们独具特色的造型风格,以及对神话、历史题材的偏爱,在北京图书馆陶雕壁画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他们把这一作品命名为《源远流长——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这是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唱出的一曲庄严和谐的赞歌。
(附图片)
壁画左幅(线描稿)壁画右幅(线描稿)


查看完整版本: [-- 画意幽远 氛围凝重——北京图书馆新馆陶雕壁画赏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