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抗枯宁”诞生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02月 -> “抗枯宁”诞生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玉良 1988-02-29 00:00

“抗枯宁”诞生记

第2版(经济)
专栏:

  “抗枯宁”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杨玉良
枯萎病,成为棉花及双子叶植物的“癌症”,给农民带来无限的忧虑。棉花枯萎,严重时绝收;一般情况也减产20%—30%。此病蔓延迅速,危害瓜果、蔬菜、牧草以及粮食作物的生长,过去,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理想的防治药物。
然而,随着一种叫“抗枯宁”的新型农药的诞生,枯萎病再也不会在我国大地肆虐了。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34岁的冯宏章,山西省夏县城关镇一位只上过四年小学的农民。
冯宏章少有大志。失学以后,他用十多年的时间,自学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又选学了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光学、化学、物理学以及量子力学等,写了8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成了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农业博士”。1979年,他被破格任命为城关镇的农业技术员。
1980年5月的一天下午,冯宏章发现田里的棉花得了枯萎病,就发动农民购药喷洒。可是,大片大片的棉苗还是像霜打一样地死去。那些整日在棉田里侍弄棉花的妇女,蹲坐在棉田里伤心地痛哭。冯宏章看着这一凄惨景象,心里升腾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从此,他便东奔西走,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及试剂等,并在全县13个乡镇中邀约了几十个爱好农业科学研究的回乡知识青年,对全县所有患枯萎病的棉田,按地块进行土壤成分的大面积化验工作,从中寻求导致棉花枯萎病的因素。
一项又一项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尽管冯宏章精打细算,他所筹集的资金还是不到两年就花完了。有人骂他瞎胡闹,有人说他以搞试验为名侵吞国家钱财。弄得信用社不敢再贷款,乡邻朋友也不愿再借钱。他只好说服妻子,勒紧裤带,把家里的收入都用在研究上。
村里流传着这样两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晋南农村有风俗,每年过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煮些鸡蛋,分给孩子们吃。1983年的清明节前,冯宏章五岁的儿子到爷爷奶奶家去玩,见了鸡蛋就嚷着要吃,冯宏章的老母亲奇怪地问孙子:“你家养着十几只鸡,咋不问你妈要鸡蛋吃呢?”
孙子小嘴撅得老高,说:“我妈把鸡蛋都卖了,说是给爸爸搞试验哩!”
下午,冯宏章的母亲用手帕包了十几个鸡蛋,送到冯宏章家里,吩咐儿媳第二天煮给孩子们吃。实际上,儿媳只煮了两个蛋给孩子吃,其余的全卖掉了。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年秋季。冯宏章的试验到了关键时候,他却没钱买试剂了。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冯宏章和妻子双眉紧锁,相对无言。
突然,妻子说:“记得结婚时,我曾绣了两个枕套,放在柜子最下面的一个包袱里,我把它拿到街上去卖!”
两个枕套卖了10元钱,这才使冯宏章解了围。
这几年,冯宏章每年用在科研上的花费都在3000元以上。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历时4年之久,冯宏章终于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用微量元素配制而成的防治枯萎病的药物——“抗枯宁”。由于这一药物既有防治枯萎的明显效果,又对人畜无害,因而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1987年,这一新型农药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100多个县(市)推广开来,农田受益面积达5700多万亩,增加收入约4.8亿多元。
“抗枯宁”的研究,把冯宏章引入到一个广阔的科研领域。这几年,他以此为重点,旁及其他,农业科学试验项目多达120种,目前已有39项农业发明成果,其中10项获得中国专利局的受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抗枯宁”诞生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