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芬苏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03月 -> 芬苏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顾耀铭 1988-03-30 00:00

芬苏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芬苏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本报记者 顾耀铭
从8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芬兰对苏联的贸易出现高额顺差,芬苏贸易出现了困难。芬兰一方面把部分注意力转向西欧市场,一方面同苏联协商解决办法。目前双方采取建立有息特别账户、合资企业和开展补偿贸易等措施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但在苏向芬提供转口石油的问题上,双方分歧仍较大。
芬苏贸易在芬兰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近两年来芬苏双边贸易已接近于饱和,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双方正在谋求通过新的途径使经济贸易关系继续发展。
芬兰与苏联的贸易是从50年代开始在双边贸易协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协定,芬苏贸易为双边清算贸易,由各自银行按自己的货币结算,双方的进出口每年应大体相等。芬兰对苏联出口主要是船只、机械产品以及纸浆、纸张、纺织品等,通常占芬兰出口总额的20%—25%。芬兰从苏联主要进口能源,其中大部分是原油,此外还进口机械设备和初级产品。芬兰从苏联的进口额占芬兰进口总额的15%—20%。30多年来,苏联一直是芬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贸易额保持在300亿马克上下,占芬兰外贸总额的20%左右,对苏贸易一方面促进了芬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芬兰工业化初期,苏联市场给芬兰新兴工业提供了比芬兰国内市场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在芬兰对西方出口遇到困难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使芬兰免受太大的影响。
然而,进入80年代中期后,芬兰在对苏贸易中出现了高额顺差。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暴跌,美元急剧贬值。因为苏联向芬兰大量出口的是原油,而且又是按世界市场的美元价格结算的。1986年在芬苏双边贸易中,芬方呈现高达49亿马克的顺差,严重地影响了芬兰对苏联的出口和两国的贸易平衡。从1986年开始,芬苏贸易额逐渐下降。去年芬兰对苏联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占的比例已从1985年的21.5%降为15%,从苏联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85年的20%降为14%。由于油价一时很难有大幅度的回升,芬苏贸易的发展就遇到了困难,而西欧市场的需求在增强,芬兰产品的价格又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芬兰一部分企业正在把向苏联及东欧国家市场的出口向西欧市场转移。去年,芬兰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0%,其中对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长了17%。
芬苏双方为了解决支付平衡中出现的问题,近两年来进行了多次协商,寻求其它贸易和合作形式。去年年初,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访芬时,双方就建立有息特别账户达成协议,将顺差中的一部分款项转入该账户,由苏方在1989— 1991年内以实物偿还。为了使芬兰增加对苏出口,减少顺差,苏联同意向芬兰提供向第三国转口的石油。根据1987年芬苏换货协定,苏联应向芬兰提供450万吨转口石油,但由于双方对如何定价分歧较大,苏联要芬兰按每桶18美元购买苏联原油,芬兰不愿承担风险,因此转口苏联石油缓慢。目前,芬苏双方除了保持传统贸易关系外,更为重视发展两国间新形式的经济合作。两国在机械制造业等领域正在从事生产合作,以有助于扩大贸易。1987年,芬兰对苏联电子机械出口中40%以上产品是用于同苏联进行生产合作。如电子通讯方面,苏联生产一些部件,芬兰将苏联的部件同本国部件一起组装,然后出口给苏联。芬苏还在着手通过补偿贸易合作开发科拉半岛的地下资源,建立胶合板厂等。此外,苏联一再呼吁芬兰企业界到苏联投资,建立合资企业。芬兰已同苏联商定四个合资项目,还有不少项目正在协商中。芬兰成为同苏联第一个签订合资企业协定的西方国家。
芬苏贸易目前虽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是在经济合作方面可以预见将会有一定的发展。苏联需要通过同芬兰发展经济合作来解除西方的疑虑,吸引企业界到苏联投资或合作生产。而芬兰方面对苏联经济改革十分关注,认为它既提供了新的贸易和合作机会,又使芬兰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芬兰需要抓紧时机采取步骤,适应苏联市场的变化。


查看完整版本: [-- 芬苏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