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突破群山的禁锢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05月 -> 突破群山的禁锢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江宝章 1988-05-30 23:00

突破群山的禁锢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突破群山的禁锢
本报记者 江宝章
从福州北上,便进入闽东山地。这里群山连绵,无边无际。我们此行所要走访的,正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群山腹地中的畲族人民。
畲族自称“山哈”(畲语“山客”之意)。传说,远古时代畲族人的祖先盘瓠曾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他谢绝了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单单挑选了勤劳人需要的大山。于是,他的后代便世世代代在大山中过着“并无皇税,官不差,兵不扰,斩山不税,过渡无钱”的生活。这自然是一种诗化的理想,却也隐隐透露了畲族人世居深山的原因。罗源县民委的同志则直截了当地说,畲族人世居深山,是阶级、民族压迫的结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畲族人只能远离都市、平川,躲进辙迹不通的深山穷谷,以求生存。
今天,当然是可以不奏前朝曲,而“听唱新翻杨柳枝”了。然而畲族人却发现,千百年来,使其避开统治者的压迫而得以繁衍生息的群山,却日益变成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障碍,成为滋生贫困与落后的渊薮。
闽东山地,重峦叠嶂,沟壑纵横,至今不通铁路,人称“福建的西伯利亚”。当我们经过罗源、福安、福鼎、霞浦等县时,到处山青水绿,草木葱茏。不时可见一山一山婆娑起舞的翠竹和一丛丛浓荫匝地的果树。这些似乎都在显示着这里的丰饶与富足,让你无法把它同荒凉、贫困联系在一起。但是,这里确实是福建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结构单一,乡村企业很少,80%以上的村庄不通公路,一些人的温饱至今未能解决。由于山高水冷,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此外,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影响商品的流通。城里的鸡蛋一斤已经卖到2元多了,山里却仍一角一个;城里的蜜桃已经6角一斤了,山里9分钱却没人要;一块砖在城里只要7分钱,运进几十里的山里却变成了0.25元;一担沙在山外只要1元钱,挑进山里仅工钱就要4元!
大山,难道真要成为畲族人的“天牢”吗?
这天,我们来到霞浦县水门畲族乡茶岗村。就全县14个乡镇有11个靠海的霞浦县来说,茶岗村的地理条件并不是太好的。没有广阔的滩涂可利用,也没有平整肥沃的良田,同样面临着大山的封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以往吃粮靠回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去年人均口粮却达到764斤,人均纯收入达450元,而且有了自己的娱乐室、电影队、广播站、医疗站等等。站在村口的高地上,映入你眼帘的是一色的瓦房,以及屋顶那蛛网般的电视天线。你无法想象,仅仅还是在七八年前,这个276户的村庄,就有78户仍然住在草寮之中。
茶岗村的畲族人是怎样突破大山的禁锢而发展的呢?
29岁的年轻乡长蓝如春对我们说,畲族人要脱贫致富,有两条原则不能丢:一是解决温饱问题的原则不能丢;二是靠山吃山、吃山造山的原则不能丢。畲乡有广大的山场资源。从1 979年开始,他们逐步突破单一农业经济格局,“农牧副齐上,种养加(工)并进,中长短结合”,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各业生产。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他们发展茶业,茶园面积从原来的300亩发展到840亩,户均3.2亩;又种果树,全村共有枇杷、柑桔、蜜桃、柿子、杨梅等6.7万株,户均180株;还饲养鸡、鸭、牛、羊、猪等家禽、家畜,户均可增收400多元;种植香菇10万袋,一年获利10万元;开辟第三产业,允许群众外出做工经商,每年外出劳务的收入就占了全村总收入的1/3。村里还办起茶场、果场、茶叶粗制厂、粮食加工厂、运输队,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七八万元的收入,形成农、茶、果、林、牧、加工业综合经营的良性循环的经济格局。“这就是我们所要致力建立的飞鸟型经济结构”。年轻的乡长充满信心地说:“粮食与多种经营为一翼,乡村企业为一翼,依靠这两翼,我们就可以突破大山的围困,使畲乡经济腾飞于群山之上。”
山风阵阵,汹涌而来,让人感到“天牢”正在瓦解,沉睡的群山开始苏醒了。
(附图片)
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这几年投资3万多元办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图为一年级学生正在上课。
吴文先摄


查看完整版本: [-- 突破群山的禁锢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