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心理的完美趋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06月 -> 心理的完美趋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马贵毅 1988-06-29 23:00

心理的完美趋向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心理的完美趋向
马贵毅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听一则有趣的故事,不愿有头无尾;看一部好电影,不愿中途退场;在友人家作客,如果客人告辞时是差几分才到八点,那么,主人往往都要加以挽留至八点——一个完整的时间数,才让客人离去,而客人也往往随其主便;有的人去银行存款,总是设法把钱凑到一个整数(五十、一百等)……凡此等等,都无不生动地体现出我们人类天性中,一种本能的“完美趋向心理”。追求完美,既是人的天性和本能,更是使人有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是这种心理的完美倾向,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和信心,怀着希望和憧憬。同时,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以这种无形的心理尺度,去检验我们生活的质量:学业是否全优?躯体是否健全?爱情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事业是否成功……也正是由于现实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并形成诸多遗憾或欠缺,万物之灵的人类,才创造出了生物圈内绝无仅有的、往往表现“美中不足,余味无穷”或者“玉碎宫倾,遗恨千古”的文学艺术作品,来作为对“不甚完美”现状的解释、修正和补偿,有的则在文艺作品中创造出完美的理想境界,藉以谋求自身心灵的相对满足和平衡……
心理的完美趋向愈强烈、愈深刻,则人们对于艺术与美的创造愈活跃、愈勤奋,对美与艺术的欣赏愈深沉,愈细腻。人类的富于创造热情、献身精神和对美与艺术的追求,正源于对完美世界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可以说,人的完美趋向心理总是绝对的,而与之对应的社会生活现实的完美程度总是相对的——因此,人类历史进程中才始终闪烁着“改革”这两个光辉的字眼——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和不甚完美的事物,以使我们的现实生活与美好理想日趋接近。


查看完整版本: [-- 心理的完美趋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