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华北的雨量和华北的旱涝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2年02月 -> 关于华北的雨量和华北的旱涝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卢鋈 1952-02-19 00:00

关于华北的雨量和华北的旱涝问题

第2版()
专栏:

关于华北的雨量和华北的旱涝问题
卢鋈
一九五一年六月至八月华北各地的雨量
一九五一年六月以前,华北地区、内蒙自治区,以及和这些地区相连的西北区的陕西北部和宁夏东南部,因为经常在干燥的大陆气团的控制下,旱情相当严重。这一地区六月份普遍缺雨,全月雨量除河北北部和平原省外,一般都在五十公厘以下(一公厘合零点零三三寸),而且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察哈尔和绥远二省以及陕西北部和宁夏东南部大部分都在十公厘以下。和历年平均数比较,少了五十到六十公厘不等。六月份不仅总雨量比历年平均数要少,同时还集中在月初或月终,分配不匀,以致旱灾更为严重。只有平原省在月初下了一场雨,下旬下了两场雨,分配得比较均匀一些。
去年七月份华北地区南部,由于海洋气流向北推进,和大陆气流经常发生冲突,雨量大为增加。平原省和相连的华东区山东省全月雨量平均都在二百公厘左右,部分地区还超过了二百公厘。比历年平均多了二十五到五十公厘,山东中部甚至多了一百五十到二百公厘,这是酿成严重水灾的主要原因。平原省二日到五日和二十四日到二十五日下了两场大雨;安阳二日到五日的雨量共计一百三十四公厘,占全月总量百分之六十;新乡二十四日到二十五日的雨量共计一百一十三公厘,占全月总量百分之七十。华北地区北部、内蒙自治区以及和它相连的西北地区的东部,除部分地区而外,七月雨量依然不多,大致在五十到一百公厘之间。河北、山西和察哈尔之间的三角地带以及内蒙自治区,而且还在五十公厘以下。河北省北部和察哈尔东南部七月份的雨量比历年平均少了一百公厘以上。
八月份平原省以及和它相连的山东省的北部,全月雨量都在一百五十到二百公厘之间,和历年平均相差不远。不过由于时间太集中,分配情形很不好。新乡二十七日一天里就下了一百三十二公厘,差不多等于全月雨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山东东部由于下旬受了台风的影响,全月雨量超过了三百五十公厘,比历年平均多了两倍,但是范围很小,影响不大。河北和山西北部全月雨量大致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公厘之间,比历年平均稍多。这些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十一日到十六日这几天里。山西南部、察哈尔、绥远以及陕西北部和宁夏东部一带,全月雨量约四十到六十公厘,除察哈尔比历年平均少了一半外,其他都和历年平均数接近。但是总的说来,还是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华北雨量的特点
华北经常发生水灾旱灾的天然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气候和地形两方面。气候方面,主要的就是雨量问题。根据北京和天津长期的气象纪录看来,华北雨量有以下五个特点:
1、总雨量少。华北气候带半干燥性,大部分地区全年雨量平均都在四百到五百公厘左右。大约只有长江流域的二分之一,华南的三分之一。燕山南坡、太行山东南坡和泰山邱陵地雨量虽比较多,但是也不过在六百到九百公厘之间,雨量最少的地区像河北中部、山西汾河流域以及北部靠近内蒙自治区一带,都还不到四百公厘。
2、集中于夏季。华北各地全年雨量,差不多有四分之三以上都集中在夏季三个月(六月到八月),其他时间雨雪稀少。华北夏季的雨量并不比同季华东和中南区的雨量少,只是由于春、秋、冬三季特别少,全年总量也就远比不上以上两个区域了。以天津为例,这个地区五十年来全年雨量平均为五百三十八公厘,四季分配情形如左:十二月—二月
 三月—五月 六月—八月 九月—十一月百分之二 百分之十一百分之七十五 百分之十二
天津夏季雨量占全年百分之七十五。七月雨量最多,占全年百分之三十五(一百九十一公厘);八月次之,占全年百分之二十八(一百五十公厘);而冬季三个月总共才占全年的百分之二。这种情形,在华北各地极其普遍。全年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热的季节,对农业来说,一般地是有利的。不过因为夏季集中,却产生以下的三个缺点,都对农业生产有不好的影响。
3、暴雨多。华北全年雨量不多,大部分集中在夏季,而夏季的雨量,却又是集中在很少数的日子里。七月或八月的全月雨量,往往只是两三次暴雨的结果。这种暴雨,因为下降得太猛太急,不但土壤不容易吸收,对农作物很少利益,而且常常汇集到河流里,引起下流的洪水泛滥而造成水灾。此外,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大,使河流含沙量增加,垫高河床,也是间接造成河流泛滥的一个原因。天津近八年来七、八两月的雨量,一日间下降五十公厘以上的暴雨大约占二分之一,一日间下降一百公厘的暴雨也要占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
4、变动过大。华北历年雨量变动大,也是气候上的主要缺点之一。各地历年雨量平均变动率多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夏季各月平均变动率一般地都超过百分之六十,春夏之交的雨量尤其不可靠。天津六月份的平均变动率达百分之九十。天津五十年来夏季各月份的雨量最少可以只有几公厘到几十公厘,最多可以多到平均雨量的三倍到四倍。
     全年   六月  七月  八月
 平均  五三八  六五 一九一  一五○
 最大 一二二二 二一九 八六一  四三三
 最小  二五四   四  三五   一八
5、春旱。华北春夏的温度相当高,因此蒸发很盛。根据计算的结果,北京的平均蒸发量和雨量(包括雪量)比较起来,只有十一月到三月是雨量超过蒸发量,但是因为这几个月的雨雪量并不多,土壤里含水有限。到了四月以后,温度上升很快,蒸发量远大于雨量,土壤水分大量消耗,就是在正常年份,土壤缺水量四月至少为十三公厘,五月至少为七十五公厘,六月为七十三公厘。也就是说,必须灌溉更多的水,才能保持土壤不至于完全干燥。七、八两月份,雨量比较丰富,土壤水分有存储;秋季的几个月虽然蒸发量又超过了雨量,不过土壤里有存储的水分,而且消耗量不大,还不至于完全旱化。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肯定两点:甲、华北的春旱(四月到六月)是个经常的现象。乙、春旱的原因是由于冬季和春季的雨雪量太少,而且春季温度上升太快、蒸发消耗土壤水分过多所致。
假定以北京七十一年来的温度(蒸发量)和雨量做根据,并且假定土壤含水量最大不超过一百公厘,可以统计出华北地区“旱”的可能性六月为百分之九十四,七月为百分之三十六,八月为百分之二十六;“涝”的可能性六月为百分之六,七、八月都为百分之三十六。这虽然只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是也可以看出在华北地区天然条件造成的涝旱现象的严重性。这必须用人工发展水利灌溉和造林等办法来大力予以克服。
  怎样预防旱涝
从北京和天津历年来气候纪录分析的结果,我们知道春旱夏涝,在华北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常的现象,不是局部的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此抗旱和防涝的工作必须有全面的计划,大规模地及早进行。我们建议:
一、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开源节流、蓄泄兼施是解决华北水旱问题的最基本的办法。在这一方面,目前人民政府已经在动手作;不过短期内还难以见效。
二、广植森林。在平原地带有计划地种植防风林,既可以防止风的破坏作用(如吹走田地上的细土和种子,吹坏作物幼苗等)又可以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和作物水分的挥发,对于防旱是能起相当大的作用的。此外,在河流的上游及山地普遍植林,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防止冲刷地面土壤,对防洪和灌溉都有良好的作用。
三、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如开渠凿井、推广水车、储水养冰、改善对水利机构的管理、合理用水等,这是目前防旱抗旱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目前可能作而且应该作的一件大事。
四、选种抗旱作物。高地不易灌溉,选种抗旱作物是克服山地旱荒的最好办法。
五、广设气象台站,加强预告工作。苏联农业气象的服务方面多着重气候的长期预告。温度的高低和雨量的多寡,一般的都能在一、两个月以前预测。这种预告对于防旱防涝当然可以起相当的配合作用。此外,气象台站如果设置得合适,通讯联络迅速,对于一般的洪水预告和大风、大雨、降雹、霜冻等警告是可以有相当把握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华北的雨量和华北的旱涝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