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走”——农民夏业兰和他的儿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09月 -> “走”——农民夏业兰和他的儿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鲁道生 吉大耘 1988-09-30 00:00

“走”——农民夏业兰和他的儿子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征文

  “走”——农民夏业兰和他的儿子
安徽 鲁道生 吉大耘
安徽省当涂县新博乡丁李村农民夏业兰,年轻时就与“走”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冬,已有高小文化的夏业兰,邀集几个年轻伙伴,把本地盛产的鱼虾晒干,挑到山里卖,又把山里的茶叶、竹笋、红枣捎回家乡卖。初战告捷:一个来回便赚了四五担稻钱,等于他父亲在田里忙乎一年收入的1/3。他同伙伴们一趟又一趟地进山、出山。“走比不走好”。“走”字在他脑海里萌生了。不久,大儿子呱呱坠地,他笑眯眯地给取名“夏克达”,寓意:四通八达,越走越发。
亦农亦商4年多,夏业兰走得很起劲。1958年他索性“走”进县农机厂,当了工段长。不久,他带领厂里20多工人到上海一家机械厂培训。在上海,他眼界大开:许多家乡不值钱的东西,到这里能卖好价钱……此时,他虽然不懂得运动是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商品生产本姓‘走’,人走商品方能走”。但“走”字在他脑海里越现越大。以至次子、三子出世后,他便取名“克进”、“克通”,期望他们:迈步前进,路路皆通。
1962年,夏业兰从工厂下放回家。他身在茅屋,“走”心不已。他很快同别人搭伙,挑着风箱与铁砧,外出打铁,打制小农具和用具。他出“关外”,下“两广”,进边疆,走了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然而,走,也使他遭受风险和磨难。当时,他的“走”被人们称作走“资本主义”,走到哪里哪里堵。为这,他被批过斗过,甚至关过打过。但他还要走。白天不走晚上走,大路不走小路走。他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和农民伙伴们自由自在地走就好啦。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夏当上了家乡专职刃具购销员。1981年春,他到吉林省吉林市推销木工刨刀。一天下午,一名民警上旅馆找他。老夏起先一惊:莫不是又来找麻烦?原来,民警是为市一个公安分局家属木材加工厂订购木工刨刀的。老夏立即随民警来到那家木工厂,一进门,厂长和几位公安干警都迎上来,又递烟,又泡茶,挺客气。老夏感动了,不禁想起4年前,也是在这个城市,也是在这个时令,他睡在一家旅馆里。夜半三更,查户口的公安人员把他从被窝里一把拖出来,要查介绍信。由于外出打铁的介绍信是生产队会计偷着开的,不合规定手续,他被关进了拘留所。现在,都变了,在商品经济的大道上,农民可以放胆走了。这一年,老夏南征北战,行程数万里,推销刃具金额达5万多元。
也就在这一年,老夏先把刚从部队复员归来的次子克进叫到跟前说:“如今老天变晴了,路上好走了,我想带你出去走一趟”。克进是一个精干的小伙,高中文化,能写会算。他心领神会,连忙收拾行李。克进跟父亲头一趟就旗开得胜,推销刃具1万多元。第二年,他就成了小有名气的购销员。接着,老夏又把长子克达叫来:“我带你出去,但只带一个月,一个月后你得单独跑。”“行”。一出门,克达便处处留心,从买车票、住旅社,到与客户谈生意,订合同,不到半个月,就与父亲在武汉分手,溯流而上,直奔“天府之国”的重庆。半年下来,推销刃具货款1万元。
1984年春,正当新博乡上千农民都像夏业兰父子那样,奔向全国,大显“飞毛腿”神通的时候,夏业兰却掉转身子,急急忙忙从外地往回走。是购销生意不顺乎?是遇到什么新麻烦?都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夏业兰此时已强烈感到,家乡以刃具为主的乡镇企业,正面临一个新的大课题:强大的刃具推销力量与比较落后的刃具生产水平,发生撞击。他毅然决定往回走。到家后不久,由他当厂长的初具规模的新博乡剪板机刀片厂上马了;1986年又开辟了折弯模具新产品。去年,这个厂创产值630万元,实现利税64万元,规模、效益均居全乡之首。工厂上去了,他的年收入却只及他跑购销时的几分之一。
1985年初,当丁李村党员选长子夏克达当村支书时,他马上劝说儿子不要跑推销,回来带领群众发展乡镇企业。克达上任后便组织村民很快新办了一个机用刀片厂、四个锡焊丝厂,去年全村工业产值850万元,实现利税80多万元。1986年,夏业兰担任第二刃具制造公司副经理后,又劝次子克进回来,承包一个亏损的刃具企业,与村民联办一个冷拔拉模厂。去年,克进办的这两个厂共创产值320万元,实现利税25万元。
就这样,夏业兰和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能走善跑的队伍,扑下身子艰苦创业,使全乡刃具模具企业发展壮大,产量增加,品种增多,质量提高。去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跨过亿元大关,成为安徽省少数几个亿元乡之一。
在农村改革的第10个年头,人们想想老夏的一家,看看新博乡的千家,比比近10年和上几个10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民的两条腿,给了他们“走”的自主权。人们展望下一个10年,也可以这样预言:亿万农民在商品经济大道上,“走”的时运会更好,“走”的成果会更大。


查看完整版本: [-- “走”——农民夏业兰和他的儿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