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经理在瑞典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8年10月 -> 中国经理在瑞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顾耀铭 1988-10-31 00:00

中国经理在瑞典

第7版(国际)
专栏:瑞典通讯

  中国经理在瑞典
  本报记者 顾耀铭
——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经理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用行为科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当本报记者同9位正在瑞典考察学习的中国经理座谈他们的收获时,上述三条是他们谈到的在瑞典得到的最深印象。
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经理、厂长,是由瑞典工业联合会安排到瑞典进行为期三个月学习考察的。去年9月该联合会主席彼特·瓦伦堡访华时向赵紫阳总理表示,要帮助中国培训一批高级企业管理人才。这9位经理作为第一批学员,于今年7月来到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经济管理学院。
在隆重的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上,中国驻瑞典大使唐龙彬和瓦伦堡对中瑞间首次经理人才培训的合作都表示满意。
正如瓦伦堡所说:“人员培训也要体现出时间与效率。”3个月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得紧凑、内容丰富。中国学员被专门编在一个班,由两名教授负责,前4周学员们在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国际经济、金融、管理战略等通用课程。后6周他们分头到6家瑞典大公司、银行去考察。从总部到子公司,从设计部到销售点,从参加高级管理人员的每周例会到与普通工人交谈,从翻阅总裁、经理的简历到与销售员一起登门推销产品,他们深入到公司的各个角落去观察、了解瑞典的管理情况、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等。
瑞典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和灵活多样的,学员们不仅要阅读大量材料,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多种案例分析,还要结合本单位的情况,谈自己所处的优势和劣势,并与瑞典企业界名人一起讨论如何对不同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中国经理大都是40多岁的中年人,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他们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在学业总结时,教授只给每人5分钟谈体会。这只能谈他们学习的主要收获。然而在向记者介绍他们来瑞典后的感受时,一个个都滔滔不绝。
“过去我们在经济管理方面,总想找到一个理想的模式。今天说日本好,就一窝蜂学日本,明天说美国好,又都往美国跑。实际上经济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学习团团长江自生说:“在瑞典公司之间、部门之间,甚至一个部门的各个单位管理制度都不一样,而且每个经理都在根据生产发展和人员变化修改管理方法。这是瑞典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经验。”
来自苏州香雪海家电公司的副厂长茅端琴是学习团的两位女同志之一,她对瑞典丽都电器公司的全球战略思想印象很深。她说:“瑞典虽然国家不大,但不少企业却是跨国的。从总裁到工作人员都在考虑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国际市场。在计划、生产和销售方面都体现出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网遍及全球。”
“国内常把售后服务当负担,这里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销售不是卖设备而是卖设备的功能。设备只是产品的一半,另一半是服务。一次生意等于没有生意。”锦州锅炉厂厂长沈企中考察了一家采矿设备公司后深有体会地谈到:“他们与用户签订不同的服务合同,甚至派技师连续5年下矿井与工人同班工作,为所出售的一批凿岩机提供技术服务。这种售后服务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信誉,扩大了固定用户,还可从有偿服务中得到潜力不小的收益。”
在瑞典滚珠轴承公司考察的北京东方化工厂副厂长王嘉宁对用行为科学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了不少调研。他注意到这里的管理人员比较尊重人的个性,想办法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工作。如经理对某个工作人员不满意,他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惩罚,而是与他多次谈话,了解他的兴趣,甚至给他调换一个较满意的岗位,以调节他的工作情绪,发挥他的工作能力。人事部门有专人从事这一工作,即如何使人对工作产生兴趣。
这些厂长、经理们感到,3个月的学习使他们的思路开阔了不少。回去后如何改善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计划。当然,涉及体制改革等大问题不能期待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然而在他们权限之内的改革是可以有所进取的。
瑞典方面对中国学员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赞赏,但希望今后的学员英语更好些。其实这些中国经理的英语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已是不错的。他们都能用英语听课、讨论、写总结。然而在瑞典这样高教育水平的国家,高级管理人才的标准也很高。这无疑是对正在面向世界的中国经理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经理在瑞典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