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牢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2月 -> 也说“牢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维伟 1989-02-28 00:00

也说“牢骚”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人民论坛

  也说“牢骚”
维伟
“人民论坛”发表《牢骚发过之后》一文,似吹出一股清新之风。
牢骚,一般登不了大雅之堂。十年动乱中更是万马齐喑,人们噤若寒蝉;如今能在党报上为发牢骚者讲上几句谅解、同情的话,亦可谓历史的进步。
然而,仔细回味,欣慰之余又有点“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牢骚发过之后》给人一种感觉:似乎老百姓发牢骚,主要是他们各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致,“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不满”。该文还主张发牢骚的老百姓,与其“稳坐”在爬坡时熄了火的“公共汽车”里“骂娘”,不如“下车帮着推一把”。这当然很有道理,但也还可以再讨论一番。
“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仅仅是因为碗里的“肉”还不够充足吗?事实上,群众中最反感、最不满的主要是:我们各项制度中的某些弊端,工作失误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和分配不公,特别是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等腐败现象。这就好比一部公共汽车本身出现了故障,需要好好修理。靠动员乘客“下车帮着推一把”当然也有必要,但推而不动,又奈“乘客”何?
治理、整顿,阻力往往不在普通百姓身上,最大的障碍倒是官商、官倒之类。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党政机关与公司脱钩、领导干部不准在公司任职,但时至如今,在中央国家机关所建600多公司中,仍有数十名副部级以上和百余名司局级行政领导干部,尚未辞去所兼或所任的职务。在某些地方,情况更为严重。老百姓对此交头接耳、发发牢骚,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
再有,一些改革政策,并不是老百姓缺乏承受能力,倒是某些既得利益者生怕触及个人的私利,处处为改革设障、作梗。老百姓不满,发牢骚,难道不也应予理解的吗?
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如今确有那么一些“公仆”掌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干着揩国家油水、肥自身之膘的事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老百姓对此愤愤然,发一些牢骚,不也正是理所当然的吗?
当然,发牢骚终究解决不了问题,但它毕竟是舆论,是警告,是信号,对上面制定和推行政策来说是个反馈,对某些领导者来说又是一种清醒剂。最可怕的不是牢骚抱怨之声,而是无声无息,死水一潭,真到了那个时候,才叫“失去生机和活力”。我们不能只看到牢骚的消极面,更要发掘出牢骚背后蕴藏在千百万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百姓有些牢骚、不满、意见、批评,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党和政府部门要使广大群众发表各种意见的渠道畅通,让老百姓有地方讲话,讲了话又起作用。正确地引导群众的牢骚,可以起到舆论监督的积极效果。


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牢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