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振璞 |
1989-03-28 00:00 |
揭短本是好事 记者更非冤家 西宁领导欢迎新闻批评 积极运用舆论监督推动工作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揭短本是好事 记者更非冤家 西宁领导欢迎新闻批评 积极运用舆论监督推动工作 本报西宁3月27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青海省西宁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学会运用舆论监督推动工作。 过去,西宁市不少问题被新闻媒介“曝光”后,干部怨气重重。“新闻批评“揭了疮疤医了病,压力可以变动力”的观念确立后,该市党、政部门逐步开启门庭,把“冤家”迎进来。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所属新闻单位的批评报道。西宁电视台办的《街头巷尾》专题,领导干部每播必看,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仅市电视台去年就发批评稿170条,今年已达46条。这些批评绝大部分都得到及时处理。 对上级新闻单位,西宁市委、市政府也由昔日尽量回避变为热诚相交。前几年,市里集体经济政策不落实,出现连续滑坡现象。《青海日报》连续载文6篇,对市政府震动很大。市长们坐下来修订城镇集体企业政策,提出“企业自己办、盈亏自己负、厂长自己选、工人自己招、工资自己定”的方针。 去年此块经济比1987年增长10.24%。市政府领导成员多次去《青海日报》等新闻单位,感谢他们提出的批评。 蛇年之初,《人民日报》三次载文批评该市的问题。市里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积极开展治理、整顿。2月19日《近万对“超生游击队”流入西宁》见报后,市政府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协同处理,重申《西宁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市和区、县两级政府承包合同,作为一项硬性考核标准;各区、县配合,每季清理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