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3月 -> 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宋德金 1989-03-31 00:00

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近几年来,继“文化热”兴起之后,社会史研究也呈现出生机。目前,社会史研究正方兴未艾,大有持续下去的势头。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同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实施相联系的。
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史学工作者也无法置身局外。他们经过对传统史学的一番反思之后,有人惊呼史学出现了“危机”;有人则认为这不是危机,而是契机、转机。尽管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不同,表述方式各异,但在新形势下,史学研究的出路何在,仍然成为许多史学家共同思索的问题。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契机,促使一些史学工作者把注意力转向对社会史——这门在西方已经“热”了几十年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冷落的学科——的探索。于是便有一批社会史论著相继问世。如:李晓东的《中国封建家礼》、刘泽华等的《士人与社会》(先秦卷)、韩养民等的《秦汉风俗》、彭卫的《汉代婚姻形态》、高世瑜的《唐代妇女》、蔡少卿的《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等专题或断代社会生活史,以及冯尔康等编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蔡少卿等译的《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等等。此外,还有一批社会史研究论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
纵观近年发表和出版的社会史论著,在内容上,填补了以前某些研究空白;在研究方法上,汲取了相关学科(如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方法,具有开拓性;在叙述方式和文字表达上,为弥合学术著作与广大一般读者之间的差距做了有益的尝试,使作品既具有学术性,又不乏可读性。
不过应当看到,社会史研究成果比起别的某些专史,毕竟是太少了,而且缺乏气势恢宏的鸿篇巨制;至于比起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那么当前的社会史研究就更显得不相称了。
除了影响不大,成果不多之外,当前社会史研究还存在理论探讨不够、社会功能不明显等问题。
社会史研究是一门重新兴起的学科。当一门学科兴起或重建之时,总要对它的定义、范畴、方法、意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做一番探讨,建立起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体系。当然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是要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近年关于社会史研究理论的讨论文章却屈指可数,有一些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叙述和介绍上,缺少深层次的探讨,这就影响了社会史研究水平的迅速提高。
社会史研究成果的社会功能体现的不充分,是目前社会史研究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一些论著和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当然,并非每篇文章、每本著作都要生拉硬扯与现实挂钩,但是一门学科要存在下去,总得被公众所承认,为社会所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创建或复兴一门学科,尤其应该如此。
我们知道,西方的社会史研究如果从1929年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共同创办《经济社会史年鉴》出现年鉴学派算起,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地位,已在一些国家确立和巩固起来:出版大批社会史研究著作,创办社会史杂志,在大学里开设社会史课,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读者对社会史发生浓厚的兴趣,等等。相比之下,我国社会史研究还没有这种水平。
为了改变我国社会史研究的落后状况,提高社会史研究水平,我认为当前有以下几项工作要做:
第一,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社会史理论、方法。对于西方社会史理论、方法,采取一概否定和全盘接受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对于那些在社会史研究发展史上曾经有过重大影响的学者、学派及其代表作应该有所了解,并且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派。
第二,优先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引起社会上对这一新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史学研究说到底,应该直接或间接为现实服务,要有补于现实,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在这方面,社会史研究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比如对社会问题史的研究就很有现实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些社会问题,如贪污、赌博、迷信、嫖妓、吸毒等陋习,又在许多地方沉渣泛起,严重地污染着社会风尚,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揭示这些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危害,无疑会有益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如婚姻史、家庭史、人口史、城市史、乡村史研究等,也都具有现实意义。


查看完整版本: [-- 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