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呼玛河上的秋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5月 -> 呼玛河上的秋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门瑞瑜 1989-05-29 23:00

呼玛河上的秋思

第8版(副刊)
专栏:

呼玛河上的秋思
门瑞瑜
秋日。蓝色的呼玛河流水,清澈如镜,倒映着两岸银色的白桦林和绿色的美人松,伴着岸畔的青草、和风、鸟语、花香,从塔河县城南蜿蜒而去。
傍晚,她和他沿着河畔走着。两个人年龄在40岁开外,从神情看来,彼此好像很亲近,又很疏远,很熟悉,又很陌生,很随便,又很拘谨,……默默地,脚步很轻,很轻。远方晚霞似火,从树林间筛出的点点红光,映照着她和他的显得严肃的脸庞。他手上舞动着一根柳树枝。她手里玩弄着从地上采撷的一束野花。
“你从福建来一趟不容易,先好好休息几天……”他停住脚步,望着她。
她点点头,苦涩地微微一笑。平静的流水清晰地倒映着两个人晃动的身影……那碧波荡漾,多像明媚动人的眼神,是在悲凉地叙说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吗?
人的经历就像耕耘收获在田野上的农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岁月的种子发芽结果,她得到的是人生的豪迈,而他得到的是永远的愧疚……她和他对这呼玛河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她容貌很美。是南方女人那种标致、漂亮、恬静的美。家在福建厦门,出身于一个旅居泰国华侨的富商之家。而他是辽宁农村“根红苗红”的贫农儿子。1965年秋,他们毕业于北京农机学院,同时分配到这大兴安岭林区。她放弃了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来到这最艰苦的岗位——森林调查队工作的。他们以大森林的开拓者而自豪。
有一次,他们要去呼玛河彼岸的原始森林执行测量任务。他说他身体不舒服,要求留在帐篷里。她和6个男人就从这里涉水过河,到了河心,乘坐的小船忽然翻了,一下子涌入河底,那6个男人葬身在急湍的深渊,只有她被冲到河心小岛的树杈子上幸存下来……呼玛河哭了,默默地呜咽无语,激烈地翻滚着一朵又一朵白色的浪花,……啊,荡气回肠的呼玛河!
第二年秋天,当那场空前浩劫的
“文革”风暴席卷大森林时,这里自然界的气温却骤然降到零下51摄氏度。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茫茫的白雾,烟沧风雪在飞舞怒吼。早上,在她和他去打饭回屋的路上,她的手套掉了。她感到手冷,用呵气暖暖手,向他大声地发起牢骚:“这冷真讨厌死了!”她抬起头,望着迟迟升起的淡淡的阳光,说:“这大兴安岭上的太阳比关里的太阳小,太冷,为什么红太阳照不到这个鬼地方!”就这一句话,她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因为有他的揭发在,再加上她的海外关系,她的辩驳只能更加重了她的“罪孽”。从此她被关押进了“牛棚”,一蹲就是5年,后又被遣返原籍,管制劳改……
春天姗姗来迟。等她一别二十年,重返北国的时候,他已荣任这里的林业局长了。回忆里浸透了痛苦、创伤、懊恼,也伴着憧憬,……多种复杂的感情就像眼下呼玛河翻卷的浪花,涌动在各自的心头!
“我父亲从泰国来信要我去继承财产……”缄默很久,她低沉地说。
“你去吗?”他问。
她摇摇头。脸色严峻,像雕像一样,说:“大兴安岭给我的痛苦太深,太深,我想用今后的时间去创造我在大兴安岭的欢乐和新的未来……”
……他面带愧色瞅着他,嘴唇抖动嗫嚅地说不出话。
她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永远地过去了,就像这流水一样……”
两人沿河畔走到呼玛河桥头了。平静的河面顿时宽阔起来,像一汪广袤寥廓的湖泊。她深情地俯下身去捡起一块美丽的彩色鹅卵石子,向水面轻轻抛去,水面上飞溅起一串跳跃的水漂儿。他也顺手把一块石子狠狠地掷向远方,水面上也跳荡起一串水漂儿。
远去了,那飞溅消逝中的水漂儿。远去了,那感情深处交织着的苦涩和怨恨的心绪,随着一片片流逝的浪花都一去不复返了。啊,那呼玛河上的秋思……


查看完整版本: [-- 呼玛河上的秋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