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对资改造问题研究座谈会简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6月 -> 对资改造问题研究座谈会简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勇 1989-06-29 23:00

对资改造问题研究座谈会简介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对资改造问题研究座谈会简介
王勇
前不久,国家“七五”社科研究课题私营经济研究组,邀请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就如何认识我国五十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座谈情况简介如下:
    继续研究对资改造的现实意义
大家认为,对资改造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正确评价对资改造,对于今后私营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公有制经济改革的深化、特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港澳回归祖国后的持续繁荣、以及大陆和台湾的统一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这段历史如何看待,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对资改造问题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关于对资改造的总体评价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资改造是完全正确的。理由是:(1)当时我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及国际环境,逼迫我们不得不做出这一选择;(2)新中国成立后,只有通过对资改造,我们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对资改造期间及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一二年间,整个国民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这说明对资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对资改造的方向没有错,但搞得过早过急了。如果当时真正按照《新民主主义论》和《共同纲领》的设想去做,搞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我国的经济发展或许会更好。
第三种观点认为,对资改造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同志认为,当时我们搞对资改造的依据不足:(1)1950年的稳定物价的斗争和1952年的五反运动是正确的,但这不足以说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了主要矛盾。事实上,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未阻碍新中国刚刚产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成长和发展,也未影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2)当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的论断,是缺乏科学性的。有些同志认为,对资改造是我们教条式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失误。马克思认为,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消灭私有制,而消灭私有制同消灭商品经济又是统一的;我们还套用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但并未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尚未得到较为充分发展的落后国家,不可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企图在一个早上就消灭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经济。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对资改造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马恩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实现了和平改造,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对资改造的代价要低得多。这种看法是肤浅的,从本质上讲,正如一位知名学者所指出的,策略上的成功掩盖了战略上的失误。当然,对对资改造持否定态度的同志,并不否认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种种弊端加以限制。
    对资改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对资改造,我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资改造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少消极的后果,这表现在:(1)使商品经济转变为脱离实际的产品经济,在此基础上建起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经济体制;(2)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同农村的联系,严重阻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3)强化了国民经济脱离国际联系的封闭状态;(4)埋没了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人才;(5)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的一个原因。
    对资改造与当前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五十年代的对资改造与八十年代的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正确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及部分国营集体小企业转让,是在逐步纠正五十年代的错误做法,重新回到历史的出发点。
应当看到,今天的私营经济同五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是在更低水平上的回归,这是我们为工作中的失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查看完整版本: [-- 对资改造问题研究座谈会简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