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8月 ->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兆波 1989-08-29 23:00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专题调查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
——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新华社记者 杨兆波
站在渤海湾畔黄河入海口处望去,只见黄河水泛着令人目眩的深黄色浪花如黄龙般翻滚着冲进那蔚蓝色闪着波光的海洋里。一位诗人激动地说,这独特的景观只有中国才有。可是,当他了解到这黄龙般的涌浪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们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造成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时,他又愤怒了:“起来吧,扼住水土流失的‘咽喉’”。
专家们提供的数字令人吃惊:解放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30多年后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增加三、四十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带走的氮、磷、钾肥相当于目前全国每年的化肥总施用量。水土流失使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统计资料表明,10年来,我国耕地减少了相当于一个山西省的面积,平均每年耗掉的耕地则相当于一个上海市那么大。全国耕地面积只有14.9亿亩,平均每年却在减少550万亩。
水土流失令人焦虑,祖国各地的情况都十分严峻。据悉,山东的地表土壤30年已流走了10—15厘米厚的一层;江西省50年代的水土流失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80年代却发展到23%;鲁西北平原已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列为高度荒漠化威胁区。就连人们普遍认为沃野千里的黑龙江流域,也因地表土层的日益变薄而发出了“救救我们的黑土”的呼吁。
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奔赴祖国的山山水水,考查、研究、探索土地损失的种种原因,寻求治理的最佳方案。许多专家痛心地指出:“滥伐森林、开矿、修路、建厂等盲目基本建设的破坏和滥垦滥牧是造成新的土地流失的主要原因。”
专家们列举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例:
——我国山多林少,至今森林的覆盖率仅有12.7%,由于滥砍滥伐每年减少2000多万亩。有“红松故乡”之誉的东北林区,30多年的掠夺性开发,已使蓄积量由解放初期的40多亿立方米下降到20多亿立方米,年森林赤字达2000多万平方米,如此下去,林海雪原变成荒山秃岭也为期不远了!
——盲目基本建设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危害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山西省许多工矿企业都是依山靠沟沿河岸而建,沟道岸边成了弃渣弃土排放污物的场所。据统计,这个省工矿企业共排放固体废弃物2531.2万吨,公路弃土、石429万吨,打窑洞弃土、石1500万吨,加上其他人为因素破坏,每年增加河道泥沙约6000万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13%。晋、陕段黄河流域地区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煤田开采区,流失量约为9.5亿立方米。
——滥垦滥牧使水土流失加重,导致土地大面积沙化。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沙化土地每年以1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发展。内蒙古伊克昭盟因3次大开荒,草原沙化面积已达1800万亩。辽阔无垠、风景优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60年代平均草高70厘米,现在却不足30厘米,丰美的草原在不断退化。
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的一位官员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是个美丽无比的国家,山美水美,草绿树绿,可惜环境在一步步恶化。我担心,有一天,后代们会看不到这丰美的草原和翠绿的林木了……”
面对严峻的水土流失局面,我们的许多专家心急如焚,他们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办法,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大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从战略上认识“珍惜每一寸土地”,搞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将防止水土流失列为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内容来抓。
全面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今年,各部门在制定各项生产建设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经济指标,又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
对水土流失要实行治理、管理保护、预防一体化。在抓紧治理、管护旧有水土流失面积的同时,坚决防止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严肃法制,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对于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工矿企业,应该坚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投资治理;谁造成危害,谁负责赔偿”的原则。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成立国土管理保护委员会,进行宏观协调。各地方政府也应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一支监察组织,加强监督管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扼住水土流失“咽喉”——关于土地资源危机的采访札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