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宏观调控 治散治乱——机电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谈落实产业政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8月 -> 宏观调控 治散治乱——机电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谈落实产业政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皮树义 1989-08-30 23:00

宏观调控 治散治乱——机电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谈落实产业政策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宏观调控 治散治乱
——机电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谈落实产业政策
本报记者 皮树义
“这样下去,现代化化不了!”说起经济建设中的乱上项目、分散布点问题,机电工业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一开口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几年,乱上项目、分散布点问题在机电工业中尤为突出。汽车热、摩托车热、电缆热、电梯热、冰箱热……热浪滚滚,如今又转向了录相机热、彩管热、玻壳热。散乱现象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白慈生举例,汽车厂:全国有100多家,1988年产60万辆,平均每家约产5000辆,少的年产不过百八十辆;而国外大汽车厂都是年产百万辆左右,相差一万倍。电梯厂:全国300多家,总产1.2万台,产量最多的长城电梯厂,年产不过650台,200家规模小的,年产不到10台;而美国奥迪斯公司年产2万台,瑞士迅达公司年产也有1.3万台……
白慈生说:现代工业的生命力在于专业化、大批量。我们国家底子薄,资金、资源有限,发展工业更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像现在这样分散布局,自成体系,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水平也很难提高,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调。
白慈生多年从事机电工业计划工作,对机电工业的历史和现状比较熟悉。他分析了造成散乱局面的原因。
分散格局由来已久。过去,搞产品经济,实行的是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自为政,都要自成体系,自给自足,造成大而全,小而全。当前实行的分灶吃饭、逐级包干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分散状况,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增加财源,什么赚钱上什么。不是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嘛:“不办纱厂、烟厂,不能当县长;不办彩电厂,不能当省长”。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又削弱了,名为管宏观,却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面对散乱,无能为力。
散乱局面还与过去“大办”有关,组织经济建设不按经济规律办事,而是习惯于搞群众运动,什么东西紧缺,就大家一起上,造成“一窝蜂”,投资立项审查没有责任制和法律约束。
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落实产业政策必须治散治乱,该限制的要坚决限制,该发展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不能一哄而上。
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我们搞的是商品经济,提倡自由竞争,不必担心散乱,随着竞争的发展,优胜劣汰,自然会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白慈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我们的商品经济还是发育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际上,地方对自己的企业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结果往往是优而不胜,劣而不汰。再说,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一个穷国,生产力布局更不能没有规划,各自任意行事;资源、资金更不能过于分散使用,不讲规模效益。
白慈生强调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在落实产业政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行业管理部门是落实产业政策的关节点,它联系着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方的具体建设项目。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明确限制什么,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并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加以落实。在当前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必要的行政手段还应当使用。针对机电工业的现状,如何治散治乱,白慈生提出5条建议:
第一,搞好行业规划。根据产业政策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体现规模效益又照顾地方利益的科学的行业规划。
第二,各级计委审批机电方面建设项目,须先经机电工业归口管理部门审查,行业管理部门根据行业规划提出意见。建设项目的审批权不能层层下放,应当在中央和省市两级。
第三,银行的信贷方向应与行业规划相协调。未纳入规划的项目不能贷款。同时,也要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保证行业规划的落实,限制或鼓励某些项目。
第四,对于一些适于集中生产的重点热门产品如轿车、录相机、程控交换机等,下达指令性计划,任何部门和地方不得在计划外上项目。在编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引入竞争招标机制,鼓励地方与地方、地方与国家联合办厂,联合投资,利益共享。
第五,宏观调控要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抓紧制定机电工业振兴法、全行业统筹规划法、行业管理法、企业开办法等法律。
白慈生把他的想法归纳为四句话:产业政策一个令,行业规划一本帐,资金来源多渠道,调节手段多样化。


查看完整版本: [-- 宏观调控 治散治乱——机电部计划司司长白慈生谈落实产业政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