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主力军和生力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8月 -> 主力军和生力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泓 1989-08-30 23:00

主力军和生力军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主力军和生力军
杨泓
前些时候走访商业部棉麻司,原本是了解某一专门问题,却意外发现有一间屋子门庭若市、里面的人焦虑不安。原来都是坐催棉花的人。北京纺织总公司一位管棉花供应的女总工程师心急如焚,她哪能不急呢?北京一家国棉大厂,用棉只剩三天“粮”啊。京、津、沪的棉纺大厂,差不多都是“存粮”见底,纷纷告急。眼下又值青黄不接之际,更是捉襟见肘,大棉纺厂面临断炊之危,有关方面正在为此紧急张罗。
症结何在?主要是县、乡小纱厂、小棉纺厂搞多了,吃掉了不少大厂计划供应的“口粮”。
有人匡算,近一二年中,河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7个主要产棉省在计划外大约新增了800万纱锭,其中绝大多数是县办、乡办的小纱厂、小棉纺厂。它们如若吃饱开足,年需用棉2000多万担;吃个半饱也要棉花1000多万担。这是个多大数字!
小厂吃掉大厂的原料当然不止是棉纺业,小烟草厂、小酒厂……的冲击波也相当厉害。这些小厂尽管设备、技术、管理不过硬,多是用料多,耗能高、效益差,但因“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搞得热火朝天。
盲目发展,以小挤大,是微观冲击宏观调控的一种表现,牵涉到如何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问题。有人曾辛辣地把这种不正常现象比之为“诸侯经济”。姑不论这样比喻是否恰当,是否失之偏颇,但这已确确实实成为治理整顿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所以,从指导思想来说,要纠正一拥而上、重小轻大的偏向。乡镇企业的崛起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企业已发展成为素质较好,水平不低,在增加积累和出口创汇上的生力军。但不可否认,有些地方不顾条件,盲目上马,搞得太多、太滥,于农不利,于工不利,于民不利,于国家不利。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关系要处理好。保持大中企业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地位,必须从原材料、能源、资金等方面给以支持。当然,除国家和多方支持外,企业内部也要进行改革。


查看完整版本: [-- 主力军和生力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