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立足点的历史性转变——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09月 -> 立足点的历史性转变——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于庆田 1989-09-30 00:00

立足点的历史性转变——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立足点的历史性转变
——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于庆田
近几年来,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整改措施相继出台,不仅把竞争机制引入科研生产,有力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研制水平,而且使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到军民结合型、总产值构成由以军为主到以民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从而用更多的力量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国防科技体制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是1985年以来加快步伐的。1986年,国防科研试制费新的拨款管理办法出台,在使用部门和研制部门之间建立起新的合作关系,使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调动起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这项改革措施,实现了国防科研试制费以研制成果为目标的项目管理。
武器装备研制实行合同制,是国防科技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1987年,在以前实行合同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全面实行合同制,实现了从以计划为主到通过合同进行项目管理的过渡。在此基础上,1988年继续完善合同制的各种规章制度,理顺国家计划与合同的关系。年底,武器装备和人造卫星研制项目的合同签订率,都达到90%以上。就在这一年,我国首批实行招标订货的用于卫星、导弹的特种装备,速度快质量好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并节约经费1500万元。国防科工委还颁布了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招标管理办法,明确招标是一种具有竞争性质的签订合同的手段,择优安排研制任务,打破了军工科研生产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
调整国防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以民为主的历史性转变。1987年以来,国防科工委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方针,对国防科研生产能力按照以军为主、军民结合和全部转民三个不同类型统筹规划,进行结构调整,明确了除保留的军品科研生产骨干力量外,相当一部分科研生产能力要转向民品和外贸出口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通过几年来的改革,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由过去单一研究开发生产军品,转移到军民结合、积极开发民品,初步实现了以军为主到以民为主的总产值构成上的历史性转变。通过这些转变和调整,一支与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和投资规模相适应的、精干的、结构合理的国防科技工业队伍在茁壮成长,不仅保证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高了武器装备研制水平,而且腾出了更多的力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国庆节前夕,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中将在谈到国防科技体制改革时指出:“10年来,国防科技工业战线适应国家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按照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总思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服务方向、产品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整、改革工作,为国防科研、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改革国防科研试制费拨款办法,实行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责、权、利的结合,调动使用部门与研制部门两个积极性,提高整体效益,都起了显著作用。”


查看完整版本: [-- 立足点的历史性转变——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