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致富不忘子弟兵——记山西农民郑安生夫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0月 -> 致富不忘子弟兵——记山西农民郑安生夫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艾生 1989-10-31 00:00

致富不忘子弟兵——记山西农民郑安生夫妇

第4版(综合)
专栏:通讯

  致富不忘子弟兵
——记山西农民郑安生夫妇
本报记者 王艾生
青年农民郑安生夫妇致富后办“家庭义务拥军服务站”的事迹,在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广为传颂。
从1983年开始,郑安生和爱人连建兰利用仅有的30元资金和3平方米的小屋,办起一个家庭食用菌养殖场,到1984年纯收入就逾万元。他们不为眼前的成功满足,又办起一个“五四青年食用菌技术学校”,把自己的致富经验传播开去,连建兰编写出30余万字的食用菌技术教材,招收面授、函授学员,吸引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万名学员,学完后能在实际中运用食用菌技术的占95%以上。中兴村这座小小的院落,成为向青年传播知识、传授技术的场所。郑安生、连建兰深知,他们的家庭能开始富起来,全凭党的好政策。后来,他们看到不少军属、烈属家庭生活困难,又办起“家庭义务拥军服务站”,把一个普通农民对祖国和人民子弟兵之爱,奉献给军烈属。
郑安生和连建兰对全村21户军属、烈属进行调查,建立起“中兴村军烈属档案”。包括家有几个劳力,收入来源,生活状况,军烈属老人身体状况,住房情况以及有什么特殊情况等等,分门别类,予以记载。依据这些资料,他们分期对每一个军烈属家庭给予关心。青年邢海红入伍后,家庭生活困难,父亲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弟弟患佝偻症需要人伺侯,奶奶年迈,家境仅靠母亲一人操持。连建兰和郑安生定期到他家访问,冬季送上一卡车煤炭,秋季又送上100元零用钱。邢海红的母亲感动地说:“安生两口,人心好……”
郑安生、连建兰家庭义务拥军服务站出资1万元,又建起“促进国防建设奖励基金”,每年向本村籍战士颁奖一次,奖给每个入伍战士50元优待金,每个复员战士50元生产扶助金。战士在服役期间受团以上嘉奖,分别奖励50元至200元。凡被授予省以上关心国防建设的先进典型,奖励500元。
郑安生、连建兰家庭义务拥军服务站,时刻把战士的冷暖挂心头,同战士心心相连。参加他们办的食用菌技术学校学习的干部战士共6500余人,他们一律按优惠20%收学费。仅这一项,他们每年少收入1.4万余元。驻山西太原某部得知他们办食用菌技术学校消息时,派战士尹海生来校参加面授,当时学员已住满,郑安生夫妇打地铺,腾出床让战士睡,并逐项耐心教授技术。连建兰还带上菌种到部队,帮助战士种植160平方米的平菇,不仅改善了连队生活,还获得千余元的收益。郑安生夫妇还寄给老山前线部队50套食用菌技术教材,帮助边防战士掌握这项技术。3年多的时间,郑安生家庭义务拥军服务站收到战士寄来的感谢信1万余封。
郑安生、连建兰夫妇几年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投资达7万多元。据了解,他们的收入,70%用于扩大再生产,20%用于国防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10%用于自己生活消费。至今,他家没有一套沙发,没有一台洗衣机,也没有讲究的住宅。


查看完整版本: [-- 致富不忘子弟兵——记山西农民郑安生夫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