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吸毒禁毒和西方的价值观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0月 -> 吸毒禁毒和西方的价值观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魏崴 1989-10-31 00:00

吸毒禁毒和西方的价值观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域外社情

  吸毒禁毒和西方的价值观
  本报记者 魏崴
在欧洲共同体诸国中,80%的罪犯与毒品案有关,其中90%属小毒贩子、“瘾君子”或为了吸毒铤而走险者。
西欧毒品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古柯碱、海洛因远涉重洋,首先抵达欧洲南部的意大利西西里岛、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然后向中部、北部分销,直达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意大利的黑手党堪称毒枭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包购包销绝大部分欧洲市场上的毒品,还为美国毒品市场提供40%的海洛因。西欧的新闻媒介经常报道关于警方查获毒品和捉拿毒贩的消息。但据禁毒专家估计,破案率仅10%。
毒品问题已成为西欧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位西方记者描述道:“从街头巷尾到咖啡馆和家庭,从报纸电视到国际讨论会,欧洲理事会,乃至联合国大会,无处不谈毒品,尽管人们的腔调各异,方式不一。”
欧共体在1986年首次发起一系列禁毒行动。从此,欧共体年年都要为此费时伤神,或推出新建议,或发表呼吁书,一再警告“开展禁毒斗争已刻不容缓!”
如此汲汲然,有两大原因。首先是贩毒活动日益猖獗,吸毒现象泛滥成灾,毒品像癌症一样,扩散到西欧社会的各个细胞,搅乱了社会秩序,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几项调查足可说明毒品在西欧为害之烈:西班牙常服大麻者有120万—180万,常服海洛因者为8—12万;意大利去年因吸毒一命呜呼者达800人,为全欧之冠,今年头5个月,为此丧生者已逾400;在法国,11—20岁的青少年90%已有吸毒经验。其次,1992年大市场日益临近,届时若各国关卡完全撤除,这也将为贩毒者大开方便之门,现在若不大张旗鼓地扫毒,将来更难收拾。
3年来,欧共体的扫毒行动主要有:参加联合国去年制订的反毒公约;由欧洲议会出面,召开成员国禁毒讨论会,在协调各国的行动和政策方面献策献计;欧共体委员会制定一行动纲领,从生产、贩卖、消费3个领域遏制毒品。然而,这一系列作法收效甚微。作为一地区组织,欧共体授权有限,难于向成员国发号施令,采取强硬手段,诸多良策往往只是空议论。另外,禁毒要花钱,可欧共体财源有限。去年和今年共拨款225万欧洲货币单位,已是勉为其难。
至于日益扩大的西欧吸毒大军,也令缉查人员查不胜查。许多青年在大庭广众之下互相注射毒品,已成了西欧某些城市的一景。由意大利开向北欧的国际列车上,贩毒又吸毒者大有其人。法国一位禁毒官员曾哀叹道:“我们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老是截住列车不放!”
贩毒、吸毒屡禁不止,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毒品问题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固有矛盾,根植于该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体为本位,鼓吹个性解放以及人生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自由、富有和享受。这种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产生的价值观驱使人们无限度地去追求金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助长着人们的利己意识。于是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某些人便不顾社会公德,无视法律尊严,或肆无忌惮地倒卖毒品,或同贩毒者狼狈为奸。毒品越禁越贵,越贵越有人经营。
西欧的一些有识之士,已意识到毒品问题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有人指出,这一现象同“我们的社会价值观错位”有关,呼吁人们不要光想自己,而应把生活目的“集中在有价值的事上”。有人认为,社会道德不健康化,文化教育不加强参预,打击毒品活动的种种手段再严厉也是枉然。


查看完整版本: [-- 吸毒禁毒和西方的价值观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