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1月 ->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俞松年 1989-11-29 00:00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第8版(副刊)
专栏: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
  ——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俞松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经数十年寻觅,又经六年修复,于“左联”诞生六十周年前夕在上海落成。纪念馆座落在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145号。修缮一新的三层西式楼房,白线砖墙,看来格外爽目。不算很大的场地上,点缀着绿叶红花,环境简朴而优雅。当年,中国左翼作家们频繁在这里活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诞生,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新阶段。现在的会址纪念馆、毗邻的原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和纪念馆所陈列的400余件珍贵文献史料、照片、“左联”作家部分作品、手稿以及烈士遗物,深刻、形象地向后人介绍了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卓越的贡献。
多少年来,对“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在哪里,曾有种种猜测。有人说是现今多伦路145号的西式洋楼,这里有“左联”先辈留下的足迹;有人说是窦乐安路233号,因当年“左联”成立大会在原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而窦乐安路233号仿佛就是中华艺大校址。“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
前不久,纪念馆筹建处人员从三十年代曾任中华艺大西画系主任的许幸之先生那里发现了一帧极为珍贵的照片。照片显示了中华艺术大学的校牌,而且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建筑物轮廓与窦乐安路233号
(即现今的多伦路201弄2号)毫无二致。这样,这张几经周折方从夏威夷的一美籍华人、原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处转入许幸之先生之手的照片,确定了“左联”成立大会会址。
在纪念馆一楼会客厅,悬挂着鲁迅手书的条幅和他所喜欢的珂罗维支木刻作品。在二楼的四间陈列室,则陈列着“左联”的文献资料。
笔者首先注意到潘汉年同志作为“左联”时期党的代表,他的历史地位得到重新恢复。他的遗像被放置在展览的突出地位。“左联”第一届常委的照片,为尊重历史,也按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这样的次序排列。不少展品是国内第一次发现或是首次展出,如“左联”内部油印刊物《文学生活》,是1934年1月6日“左联”秘书处编印的,仅见第一期,系鲁迅遗物。“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的英文笔记本、使用过的烟灰缸、照相机,原系烈士女儿赵小薇珍藏。26部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的“左联”成员处女作,也首次陈列在纪念馆。
在资料征集工作中,夏衍、阳翰笙、贺敬之、陈荒煤、周海婴等全国40多位文化界、知识界人士作了具体的指导、帮助。中华艺大校友张爱萍挥毫为遗址纪念馆书写标牌;魏文伯病中以口代笔,为宣传恢复“左联”会址拟稿;现寄居香港、年已古稀的“左联”成员李辉英先生为修复
“左联”会址捐献了他的著作和有关资料;上海市虹口区文化系统及其他社会团体还为修复“左联”遗址举行义演和出资赞助。竖立在庭院中的那块石碑,镌刻着有功于“左联”会址修复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姓名。(附图片)
  (下图速写为左联纪念馆)


查看完整版本: [--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