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历史的魅力——评舞蹈《啊,大别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1月 -> 历史的魅力——评舞蹈《啊,大别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宣德 1989-11-29 00:00

历史的魅力——评舞蹈《啊,大别山》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的魅力
  ——评舞蹈《啊,大别山》
  黄宣德
以区区10分钟的舞蹈去表现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风貌,用寥寥12人再现万人之师的气势与风姿,这就是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演出的《啊,大别山》(陈梅编导)的魅力所在。
从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大渡河》到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品,反映我军光荣历史的舞蹈早已不胜枚举。但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借用了戏剧的表现形式,以再现出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而《啊,大别山》却一反旧的表现形式。作品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舞蹈者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战士,而是大别山群像的化身,时而他们是山,时而是人,时而又是魂。整个舞蹈摆脱了戏剧性的结构,显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流程。这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了现实的手法,使作品的风格朴实而又飘逸,又使作品有更多的篇幅来显示舞蹈艺术独特的外部形式美。应该说,《啊,大别山》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人体语言谱写成的一种精神,更确切地说,是大别山人的精魂。
今天,当电影、电视剧正卷走越来越多的观众时,舞蹈如何创造出一个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世界,正成为舞蹈界越来越紧迫的课题。因此,《啊,大别山》的创作实践对今后历史题材的舞蹈创作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查看完整版本: [-- 历史的魅力——评舞蹈《啊,大别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