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困境 机遇 抉择——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1月 -> 困境 机遇 抉择——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茜 1989-11-30 00:00

困境 机遇 抉择——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困境 机遇 抉择
  ——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本报记者 李茜
肩负着我国11亿人口衣着和全国1/4创汇任务的纺织工业,形势相当严峻。一连串令人焦灼不安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原材料缺口过大,能源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被迫停产减产。
各种“大战”硝烟未散,接着又是产品滞销,仓库胀满,资金积压,难以周转,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
纺织工业能否从困境中走出来?
纺织部最近召开的部分厅局长座谈会上,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广东等8个省市的纺织厅局长,却满怀信心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当前资金矛盾、原材料矛盾、市场矛盾很尖锐,前进的步履相当艰难,而外部大环境也非纺织行业本身所能左右,但内部无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进行调整和改变。只要振奋精神,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就有可能从困境中走出一条路来。
江苏省常熟市纺织工业公司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公司所属各厂,同全国所有纺织印染企业一样,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困难。他们毫无保留地把问题交给群众,通过广泛深入的政治思想工作,让大家认清当前形势,认清肩负的责任,树立靠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念。全体职工互相支持,彼此理解、配合,团结进取,完善内部生产经营机制,有了较强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他们齐心协力,开发了682个新品种,投入市场,十分抢手。全公司12家纺织、针织、印染企业都放手生产,不必为积压胀库而担忧,厂厂盈利,无一亏损。今年前8个月,全公司消化掉5678万元涨价因素之后,实现利润286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产品,提高档次,扩大出口,也是解决当前市场疲软和原材料短缺的有效良方。上海市纺织行业在棉花、羊毛等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办法扩大出口,取得了成绩。他们按照外向型经济要求,理顺内部机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带动企业结构、行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实行出口代理制,集中工贸双方的优势,增强了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外贸部门向生产厂公开订货合同和产品卖价,职工的创汇意识和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在小批量、多品种、高难度、快交货方面努力,提高了信誉,受到客户欢迎。今年3季度每月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以上,前9个月共创汇8.11亿美元,超额完成进度计划,并拉回1季度因能源、原材料问题造成的欠产,有效制止了生产下降。
压力往往意味着机遇。近几年,特别自去年以来,棉花供应缺口甚大,许多纺织企业在忍饥挨饿中度日。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努力开发多种非棉纤维的新产品,其中包括涤纶仿真丝绸和苎麻、兔毛织物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开发仿真丝绸产品中,不少地方加强了行业之间的联合,形成从纺织——织绸——印染后整理到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今年4月纺织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佳丽丝涤纶仿真丝绸系列产品展销会上,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9省市的77家企业,荟萃了100多个品种、600多个花色的涤纶仿真丝绸精品,以及用这类面料制作的1万多套款式新颖的服装,很快被抢购一空。湖南、湖北和东北等地利用当地盛产的苎麻原料,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试销,颇受欢迎。
上述产品虽然开发了不少,但有些尚未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眼下国内纺织品市场商品比较充裕,纺织印染企业不必再像去年那样,为保证纺织品在
“抢购大潮”中不脱销断档,日夜兼程赶产量。这就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环境。有识之士认为,哪些地区和企业善于捕捉这个良机,调整产品结构,抢先把开发出的新产品批量投入市场,必然会使自己摆脱困境,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反之,观望等待,踌躇不前,难免失去良机,导致失败。
应该承认,纺织工业要走出困境,光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领导部门有必要实行倾斜政策,在原料、资金、外汇、能源等方面,优先安排大中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成果显著以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企业,把有限的原料和能源用好。


查看完整版本: [-- 困境 机遇 抉择——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