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搞好贵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几个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2月 -> 关于搞好贵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几个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田纪云 1989-12-31 00:00

关于搞好贵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几个问题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搞好贵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几个问题
田纪云
编者按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在取得初步成效和经验之后,现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开发范围已向经济比较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扩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上的一项重要部署,对推动这些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田纪云同志最近到贵州省考察了该省的农业开发情况,并作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不仅对贵州省的农业综合开发,而且对整个农业开发、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经济比较困难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摘要刊登。
我这次来主要是研究贵州农业开发问题。在几天的考察中,一路上,边走、边看、边座谈,加深了对贵州农业情况的认识。下面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贵州农村形势和农业生产的印象
我对贵州农村形势和农业生产有两个印象。
第一个印象,贵州农村形势同全国一样,是很好的。一是贵州农村人心非常安定。广大农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共产党,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定》。二是各级干部精神面貌很好。从省到地、县,一直到基层,干部的精神面貌确实好。各级干部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都是认真贯彻执行的,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特别是通过深入宣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定》,逐步澄清了一些糊涂认识,消除了农村出现的某些不稳定因素。三是农业生产形势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势头是不错的。干部群众看到了发展农业生产存在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潜力和希望所在。今年全省粮食产量虽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夏粮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人民有信心,这一条是可贵的。只要有信心,就会有办法;群众有了劲头,就有利于克服各种困难,向好的方面争取。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适时地向广大干部、群众传达,这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做,就稳住了大局,稳住了农民的心,使农业生产不致于出现大的问题。一般讲,我们的政策只要传达到了基层干部,到了乡镇,就到了群众。
第二个印象,贵州农业生产要突破这几年的徘徊,有一个新的突破,再上一个新台阶,难度不小。当然,有利条件也很多,但要充分认识难度。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我对贵州农业的看法:有困难,有潜力,有经验,有希望。困难,主要是人多,地少,山高,坡陡,地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贵州一年要流走大量的泥土。贵州“石化”确实很严重。有的石头缝里有点土,还能长出一点东西;有的石头缝里一点土也没有,和刷过的牙齿一样干净;有的是整片石山,奇形怪状,像雕刻过的一样。如果对水土流失不采取长远措施,从根本上治理,贵州农业的恶性循环就难以遏制,不仅不能解决现在的吃饭问题,还将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贵州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贵州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必须正视。这是其一。
其二,贵州农业发展有潜力。全省2800万亩耕地中,保灌田只有680万亩,这部分田土平均亩产已达800斤,一般的田土亩产还不到400斤,悬殊很大。如果稳产高产田再增加1倍,达到1400万亩,每亩增产粮食200斤,那就增产28亿斤。同时在面上,通过科学种田,改良品种,改善土质,培肥地力,科学栽培,实行复种、间作、套种,也会提高一部分产量。另外,已有680万亩保灌田也会继续增产。这样,就有可能做到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大大减少调入。当然,不是指在明年后年就达到,而是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达到。
其三,贵州在发展农业上,有许多适合本地情况的创造,有许多好的经验。如在科技兴农方面,李桂莲在贵州罗甸县推广早熟蔬菜、地膜覆盖,在全国都受到称赞。仁怀县的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搞了9万亩,粮食平均亩产1000—1400斤,高的达1700斤,这不简单啊!织金县的两个坝子也是类似的做法。这些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像条播、间作、套种、推广良种、地膜覆盖、增施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并不神秘,都可以大面积推广。贵州相当多的地方都可以走这条路子。如果再加上?水灌溉,如息烽小水窖,再搞大一点,上面封了口,插入水管就可以搞喷灌,解决旱地作物的用水问题,这也适合贵州山区的特点。贵州的降雨量并不低,但这些雨水大多流走了。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对天然水的利用问题。要搞水利工程,有条件当然要上大的水利工程,但中小型的工程包括小水窖要多搞。这样花钱少,见效快,最现实。毕节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搞综合开发的经验很好,他们把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林粮间作和发展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有的地方还搞了人工培植牧草。贵州有许多自己创造的适合本地情况的好经验。对贵州来讲,只要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经验推而广之,继续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把农业搞上去,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为什么贵州必须进行农业综合发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全国来讲,基本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贵州来讲,基本解决了3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的政策正确,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其他因素,所以,贵州的农业也同全国一样,在1978年的水平上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贵州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110亿斤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30亿斤左右,经济作物、多种经营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烤烟发展得最快,成为贵州的一大经济支柱。贵州同全国一样,农业生产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同时又面临着一个农业徘徊的问题。目前贵州的粮食产量大体停留在130亿斤左右的水平上,风调雨顺增产一、二十亿斤,老天爷不帮忙就减产几亿斤、十来亿斤。增产日子就好过一点,减产就不好过,连续减产日子就更不好过。所以,无论是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是从群众生活的进一步改善来考虑;无论是从解决新增人口的吃饭问题,还是从贵州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定来考虑,都要求贵州的农业不能长期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必须有所发展,再攀一个新台阶。如果贵州农业长期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一年可以,长期下去,就会出问题。有两个问题:一是粮源不好解决,靠进口需要外汇,靠从外省调进,人家的人口也在增加,耕地也在减少,有没有粮调给你?二是受到财力限制,大量调进粮食,你财政负不负担得起?老实讲,贵州现在一年调进20亿斤粮食,财政负担是够重的了。如果为了种粮不种烤烟,你们的财政马上就要垮下去。挤掉烤烟种粮,工资没有发的,经济也垮下去了。这条路子也不能走。所以,我认为,唯一可行的路子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逐步减少外地粮食的调入。现在贵州上下左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要全党办农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个认识也是一致的。这就为摆脱农业的困境,逐步突破徘徊的局面,提供了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贵州的农业综合开发势在必行。
三、贵州的农业综合开发应走什么路子
一是贵州的农业开发主要应走改造中低产田土的路子,逐步建设一批稳产高产田土。全国的农业开发,是提重点走改造中低产田的路子,贵州不能提“重点”,而是“主要”。我倾向不要笼统地提开荒,这样容易造成毁林、毁草种粮的错觉,加剧水土流失。贵州不少地方,庄稼已种到山顶上去了。如果还有荒山荒坡,主要是种草种树,包括经济林,还有些荒水可发展养殖业。不要认为一提开发就是开荒。贵州主要是改造中低产田土,绝不能再继续走毁林毁草种粮的路子。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条件建设稳产高产田土的地方,采取山、水、田、土、林、路综合治理的措施,为建设稳产高产田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能够得以巩固。如不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稳产高产田土就保不住。我在织金看的那个坝子,就是在山上植树造林,制止了泥石流,这个坝子才得以保住,变成了稳产高产田土。如果不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在那里只搞高产田,遇到大雨就毁于一旦。如果贵州加强稳产高产田土建设,农业人口人均搞5分稳产高产田土,每年改造百把万亩,从现在起到1995年末,全省就搞到1400万亩,再加上面上也要搞,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贵州粮食就有可能基本自给,即使调进一点,也是品种调剂。我认为采取这样一个措施,不仅可以促进贵州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而且有利于增强贵州整个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是要有计划地进行流域治理。对长江上游,包括乌江等大小流域进行治理,可以为改善贵州的生态环境,建设稳产高产田土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省里要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一块一块地搞,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对长江流域的治理,涉及到贵州的五六个县,已经下达的这部分投资,以及世界银行援助项目的钱,一定要用好,用出效益。
三是要种树种草。对那些陡坡开荒的地方,对那些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先搞林粮间作,林果间作,林草间作。这样既不影响当前农民的吃饭问题,又为今后的完全退耕创造了条件。一下子退下来不行,我们要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有的地方已有这方面的教训。要解决树苗问题,就要有计划地办好一批育苗场,国家要给予扶持,树苗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农民。同时要明确宣布,谁栽谁管谁有。要组织发动群众把山头土坎绿化起来。这样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涵养了水份。不要铲草皮,草树都要让它生长,可以保持水土。只要这样坚持干下去,就完全可以改变面貌。
四是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特别要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单产,提高产品质量,用多种经营的收入增加积累,为农业开发提供经济支撑。
上述四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农业开发必须是综合开发。
四、农业综合开发的措施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针明确以后,还要解决措施问题。第一,是领导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这里也包括要抓开发扶贫。许多问题领导同志重视,经常过问,亲自抓一抓,问题就好解决了。第二,要解决启动资金。贵州省下决心拿出一笔钱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我非常赞成。国务院也将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贵州的农业开发。中央给贵州的钱,加上贵州省的部分,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以形成一个基金。一定要用好这笔钱。其中有相当部分,要陆续收回,滚动使用。有些开发项目周期短、效益好,两三年就可以收回,有的当年就可收回。资金投入要相对集中,今年安排这几片,明年安排那几片,千万防止“撒胡椒面”。要么不投入,要投入就要解决问题。资金安排一定要有先有后,先搞条件好、见效快的,先易后难,按次序安排。全国就是从条件较好的黄淮海平原搞起的。这样做,就是为了尽快让大家看到开发的效果、潜力和可能性。当然,现在到了扶持经济较困难地区的时候了。只要这部分地区的农业开发上去了,减少了粮食调入,也就是支持了全国。第三,在税收、贷款等政策方面给予扶持。第四,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办事机构。这个机构最好是在省政府领导下的综合机构,不是站在哪一个部门的立场上说话,而是要站得更高一些,站在省委、省政府的立场说话,纵观全局,协助省委、省政府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省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这个机构要把各个渠道用于农业开发的资金统管起来,统筹安排,资金不能按部门切块,也不能层层切块,而是要按项目投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一养人、二买车、三盖房子,弄得农业开发反而没有钱。这个机构的人员要是行政编制,不能吃开发基金,也不能办成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
五、当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加强宣传,进一步稳定人心。贵州农村总的情况是很好的,但下面担心的问题也不少,农民也还有一些忧虑。广大干部群众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希望稳定党的农村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快把十三届五中全会的有关精神传达下去,以利稳住农民的心,把农业搞上去。
第二,要解决好资金问题。省里要想方设法筹措一部分资金,解决农产品收购所需的资金。今年有的地方丰收了,农民愿意多卖粮,要尽可能多收购一点议价粮。金融部门要密切配合,改善服务,积极做好资金融通工作,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保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这次在遵义、毕节两地发现农产品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有粮不收,有的地方有烟不收,有油菜籽不收。这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妥善解决好。还有的地方反映,收购农产品打白条,也要设法尽快兑现。有的农产品一时多了,价格落得很厉害,要确定一个保护价。
第四,要保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包括村干部,绝大部分是好的,违法乱纪的是极少数。一路上我都在讲,从总体上看,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必须肯定他们的基本方面,肯定他们的主流,肯定他们的成绩,肯定他们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基层干部确实很辛苦。党的农村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要靠他们去完成。他们常年累月奔波在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遇到各种灾难的时候,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对待基层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方法问题就解决方法问题,是作风问题就解决作风问题,是违法乱纪问题就解决违法乱纪问题。
我深信,贵州的农业虽有困难,但是有潜力,有希望,只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扎扎实实地奋斗若干年,贵州农业有一个新的突破,攀上一个新台阶,是完全可能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搞好贵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几个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