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贺年片漫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9年12月 -> 贺年片漫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明亮 1989-12-31 00:00

贺年片漫话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贺年片漫话
贺年片,古时称“谒”、“刺”、“帖”及“门状”等。早在汉朝我国便有贺年片了。
到了宋代,送帖拜年之风十分盛行。宋代画家李崇作的《岁朝图》,描写的就是新年时主人院内迎客饮酒,僮子接帖迎候的景象。
此后,年节投递贺年片更是蔚然成风。明朝《文侍诏集》有诗云:“人不求见惟通谒,名纸朝来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时,人们贺年开始用红单帖,上面写上姓名送于亲朋,以表贺年。不亲自去而派人送去的,称作“飞帖”。有钱的人家把拜年帖子放在小木匣子里送去,所以又叫“拜匣”。
在我国贺年片史上,有两张非常珍贵的贺年片。一张是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一位同志,在新春佳节之际,将正在翻译中的《共产党宣言》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写在贺年片的背面寄给同志们。另一张是1967年新年前夕,宋庆龄同志像往年一样寄赠刘少奇同志一张“恭贺新年”的贺年片。不过,此贺年片除上下款是宋庆龄同志亲笔所书之外,不著一字,这对已身处厄境的少奇同志及其一家确是莫大的鼓舞。(12月24日《中国体育报》杨明亮文)


查看完整版本: [-- 贺年片漫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