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
1990-09-30 00:00 |
亚运:培养一流观众的契机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亚运博览
亚运:培养一流观众的契机 本报记者 陈华 (一) 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以来,成千上万观众涌向体育场馆。是他们的参与,把赛场气氛渲染得红红火火,也使“团结、友谊、进步”的气氛和爱国热情得以强化和张扬。 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后,我国体操运动员李敬这样说:“我很高兴,没辜负祖国和现场观众的期望。”在看台上的退休老工人王兴舟则说:“看着国旗升起,我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强烈的爱国主义,沟通了台上台下的两颗心。北京大学的王小彤也有同感:“听到国歌奏起,我只觉得热血上涌。” 开赛一周,较能体现中国观众心情的,恐怕是中国与南朝鲜足球队交锋的那晚。丰台体育中心远离市中心20多公里,球迷仍把看台上3万多个座位塞得满满的。场内看台上打出的横幅,显示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和四面八方:“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纺织拉拉队”、“重庆球迷协会”…… 毫无疑问,人们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届运动会。北京市组织了一支20多万人的文明拉拉大军,有统一的指挥,喊一致的口号。一位外国记者目睹后说:“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个首创。他们好像把看比赛变成了节日。” (二) 连日来,中国运动员的节节胜利鼓舞人心。与此同时,人们对中国运动员的期望值也在上升。这是正常的,但是否也有负面的成分掺杂其间?比如,有的观众看排球比赛,觉得连赢三局不算啥,干脆在看台上叫“来个15∶0”。在足球场上,中国队未输球时,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一概是“加油”的震天喊声和锣鼓声;等到输了球,锣鼓的调、球迷的音顿时大降,责难声、起哄声接踵而来。 胜负本是体育竞赛的永恒主题。可是,一部分观众总没有正视失利的思想准备。正因为如此,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刘吉在强调培养世界级运动员的同时,呼唤要有“第一流观众”。 (三) 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举行,为我们的观众提供了逐步成为一流观众的契机。 青年社会学者郑也夫这样侃“球经”:“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热情的球迷,说明中国人走进了现代生活的潮流。”不过,作为一个球迷,郑也夫又认为,一个民族的狂热和热情,常常需要冷静和理性来平衡。 专程来北京观看亚运会的重庆球迷协会会长王绪明,算得上是“传奇式”的人物。他把自己开火锅店、书店的劳动所得,几乎全献给中国的足球事业。可他迷而不狂。他说:“中国体育处在初级阶段,咱们球迷的水平也和这个阶段相适合。中国要有更多热情和有水平的球迷,体育冲不出亚洲才怪呢!” 另一位球迷胡金兆是个戏剧编辑。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他以戏喻球,谈到球迷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他认为,球迷要学会助威,就得从外行看热闹转到内行看门道。亚运会为亿万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普及体育的大课堂,我们要珍惜。 胡金兆真是一位谙熟体育的老人。他的观点,与体育界行家的看法十分相似。中国女排与中国台北队比赛时,中国队员起身扣球,看台上有时会响起有节奏的“一、二、三”,声震中天。可效果怎样呢?女排主攻手李国君说:“这样的喊声,虽然给扣球手以节奏,同样也给对方以拦网的节奏。结果,常常一拦一个准。”她还讲起发球。那一刻,发什么球,发到哪个位置,都需要冷静考虑,拉拉队一个劲地喊“加油”,会使人分心。希望我们的观众们留心看看:运动员在何时用何种方式为队友加油。 拉拉队需要提高。我们相信,伴随亚运而来的体育热,将促使体育观众的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