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离 王甫 陈野苹 乔明甫 |
1990-09-30 00:00 |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学习安子文同志的优良作风
第7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 ——学习安子文同志的优良作风 李楚离 王甫 陈野苹 乔明甫 正值全党认真贯彻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际,我们这些曾经和安子文同志共同工作和生活过的老同志,聚集一堂,结合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纪念党的杰出的组织活动家安子文同志逝世十周年。大家共同追思安子文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爱护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感人事迹,缅怀他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安子文同志在工作中一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十分注重调查研究。1951年冬季,按照中央的决定,全国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对在全国开展整党,作了部署。在安子文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集训了十余万干部,赴1.2万个农村支部进行试点。同时,还组织人力编写了指导整党、培训党员、干部的课本。在经过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持续了二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安子文同志经常下乡蹲点,了解情况,并坚持一个月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一次整党运动的进展情况。为配合当时在全国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运动,他几次到河北香河县,指导通县地委搞了九个农村党支部的典型试验,向中央写了《关于农村中结合三反整党的报告》,经毛主席批示同意并以中央名义转发各地研究执行。安子文同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很注意分析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哪怕是一个苗头,他也抓住不放,而且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指导工作的正确意见。1952年底,当农村开展结合“三反”进行整党时,有的地方采取了急风暴雨的猛烈方式,搞得空气紧张,人心不安。安子文同志从基层试点单位,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向中央报告,明确提出:农村整党的好坏,关系着今后农村的整个工作。当前的主要危险不是劲头不足,整不彻底的问题,而是简单急躁,整得过火的问题,整不彻底,以后还有办法补救,如果整过火,整乱了,就难以收拾。他的意见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在1952年12月19日安子文同志写给毛主席和中央关于整党建党的报告上,毛主席亲笔批示:“中央认为,这个报告所提各项意见都是正确的,请即据此指导当前正在进行的整党和建党工作,务使少犯错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安子文同志能够较多地掌握真实情况,准确地处理问题,并且能够如实地向中央反映许多关于干部作风、群众疾苦等方面的极其重要的事实真相。1953年,山东不少干部群众对专区以上领导机关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对县、区、乡三级干部违法乱纪现象很有意见,反应强烈。中央组织部派往山东调查的干部,受到当地党组织的阻挠,甚至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主要负责人也不支持他们。安子文同志鼓励调查人员,排除干扰,查清问题。情况查清后,安子文同志及时向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作了反映。1959年初,毛主席和党中央准备着手解决“大跃进”中出现的严重左倾错误。安子文同志得悉这一情况后,马上在部务会议上讨论决定,组织六个工作组,由部级领导干部率领,分赴河北、山西、浙江、湖南、贵州、甘肃等省,深入到农村人民公社,调查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情况。他自己也到山西搞调查。各地工作组返京后,他逐一听取汇报,并主持整理综合简报,把一些县委、公社党委干部所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及其表现,如实地向中央作了报告。 安子文同志善于联系群众,广交朋友。解放后,他一直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还曾兼任国家人事部部长,长期从事人事组织工作。他经常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说,多与干部群众接触,熟悉了解干部是组织、人事干部工作的基础,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我们的工作就很难真正做好,要通过调查研究、实际接触,考察、了解干部。他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广泛联系党员和干部,亲自接待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来京汇报工作的同志,和他们交谈,了解情况。每逢各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来京开会,他总要利用会议空隙,登门拜访,通报情况,征询意见,有时甚至彻夜长谈。他还十分注意团结非党干部,尊重他们的职权。他经常同一些担任国务院部长、副部长的非党同志促膝谈心,听取意见,主动关心他们的情况。他同许多党外知名人士,如何香凝老人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史良、李书城等同志也常主动来访,向他反映情况,研究问题,商量工作。 为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安子文同志对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在工作中要求十分严格。他勉励大家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在他的倡导下,中央组织部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联系点,派出干部去兼职。他要求下去的同志,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安子文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干部、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他尽量亲自处理、亲自接待。有的同志见找他的人太多,建议事先由秘书安排一下,不一定每事躬亲,他不同意。他严肃地对我们说:干部有事来找,一定是他认为有必要找组织部长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决不能把自己同干部群众隔离开。对找我们的干部采取什么态度,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涉及到对中央组织部的影响问题。安子文同志不放过任何同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江青陷害,身处逆境时,他也是如此。1975年5月,他从秦城监狱流放安徽淮南,住在某化工厂宿舍。他不顾有人监视,主动接近周围群众,为大家做好事。当地群众不顾“四人帮”的禁令,同情他,帮助他,亲切地称他为“安老”。有的群众甚至冒着风险,替他传递信件。 在中央组织部机关内,安子文同志平易近人,关心干部是有口皆碑的。他放手让干部去工作,有了困难,他帮助解决,出了差错,他承担责任,使得干部在工作中很放心,也乐于向他讲心里话。他经常到各科室串门,同大家谈学习,谈生活,彼此都无拘无束。业余时间,他和大家一起打球、跳舞、下棋、玩扑克,在排球场上、乒乓球桌旁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新同志到部时,他一般都要去看望;年轻人结婚,他要去祝贺;有谁生病住院,他要去探视。他常到机关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检查后勤工作。在安子文同志言传身教影响下,中央组织部的同志能够自觉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称道。中央组织部一直被同志们誉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安子文同志的精神和作风,在当前贯彻六中全会决议,搞好党风建设的形势下,尤其值得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