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打破封锁 货畅其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11月 -> 打破封锁 货畅其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本报评论员 1990-11-30 00:00

打破封锁 货畅其流

第1版(要闻)
专栏:

  打破封锁 货畅其流
本报评论员
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的通知,对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有重要意义。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需要在广阔的市场里得到发展,这是一个常识。有一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一种商品,各地、各厂家都生产,谁家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装潢美观、服务周到,一进入广阔的市场,就可见高低了。正是这种市场的平等竞争,促进企业和社会的技术经济进步。用行政命令、措施划地为牢,封锁市场,可能一时有利,但从长远看,只能保护落后,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来,地区间市场封锁的现象有所发展,许多地区在边界设立关卡,阻碍商品的正常流通。一些地区还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名,抬高外地商品的检验标准,变相阻止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区销售。有些地区的银行对经销外地商品的企业限制贷款或提高贷款利率,物价部门有意压低或提高外地同类商品的进销价格差率和批零价格差率。还有的地区甚至对经销外地商品的企业擅自增加税费,并规定在销售外地商品时,必须搭配销售本地商品,等等。这些做法,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以致出现了“外地商品来不了,本地商品卖不掉”的局面,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的贯彻执行。消费者喜欢名、优、特、新产品和互通有无,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要想封锁,实际上是封锁不住的。硬要搞地区封锁,必然逼着人们各自采取“购力外流”的对策。某省曾一度限制彩电进入,而消费者每天用飞机托运到达该省省会的彩电就有六七十台之多。有些地方主动敞开大门,市场则出现一派繁荣景象。晋冀鲁豫交界地区15个地市组成“共同市场”,开展联销,互利互惠,贸易总额达15亿元。这说明,划分“楚河汉界”,以行政区划代替经济区域、以行政意志约束商品流通的作法,都是行不通的。
地区间市场封锁,割裂了全国的统一市场,不利于商品经济所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地产业、产品结构趋同化;保护了落后的企业,以弱挤强,导致经济效益滑坡;违背了消费者的意志,侵犯了消费者权利,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背道而驰。
各地区、各部门组织领导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在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上下功夫,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提高职工政治、文化、技术素质上下功夫。要坚决遵照国务院的通知办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允许企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属于自销的产品,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撤销妨碍商品正常流通和封锁市场的各种关卡。
总之,打破封锁,货畅其流,是一个积极的方针,是一个促进市场发育、经济发展的方针,是一个促进深化改革的方针。对此,各地要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并切实执行。


查看完整版本: [-- 打破封锁 货畅其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