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师生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12月 -> 师生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志鹏 1990-12-30 00:00

师生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师生情
张志鹏
毕鲁先生是我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读学位时结识的朋友。他是罗马尼亚饮誉国内外的文坛巨匠,科学院院士,布大文学教研室主任。 
毕鲁教授不是我的导师。但我聆听过他的授课,得益甚多。一天,毕鲁为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学者讲授罗马尼亚当代文学。下课后,我冒昧地提出希望他能单独为我分析一下列勃雷亚努的代表作《爱的呼唤》。出乎我的预料,先生不加思索,爽口答应:“好吧,明天我没有课,上午九点吧。啊,我忘记问您了,时间对您合适吗?”
翌日清晨,细雨迷蒙。我心里嘀咕,这样的天气,道路泥泞,他还会来吗?
九时整,毕鲁右手撑着雨伞,左手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公文包来到楼门口。他似乎猜透了我此刻的心情,语气平和地说:“这一下可好了,不像昨天那样闷热了。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地讨论列勃雷亚努了,您说是吧。”这时,我发现先生膝盖以下湿漉漉的。面对此情此景,我内心十分激动,虽说先生康强矍铄,但毕竟是年近七旬的老人啊!
那天上午从九点至十一点半,先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精辟分析,不仅使我进一步领会到了罗马尼亚文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而且毕鲁教授的持学态度更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他热情认真地对我个别授课,不光是为让我增长学识,也是他对中国人民表达的友好情谊。
后来我在作论文答辩时,毕鲁先生亲自出席辩论。我怎么也不能忘怀,当答辩通过时,老人慈祥的脸容泛起一丝会心的笑意。
回国前夕,我去先生家辞行。我原以为赫赫有名的毕鲁家一定富丽堂皇。可是进得室内,只见到处都是书。书架上塞满了书,桌子上堆满了书,椅子上也摆满了书。谈话中间,突然,先生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我不解其意。“你知道吗,我当副校长时,原定我去中国访问。后来,不知何故,派了别的人。遗憾,天大的遗憾,未能去中国!”“中国是大有希望的,希望在中国!”


查看完整版本: [-- 师生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