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要人们认识中国”——记56次访华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03月 -> “要人们认识中国”——记56次访华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魏崴 1990-03-30 00:00

“要人们认识中国”——记56次访华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比利时通讯

  “要人们认识中国”
——记56次访华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
本报记者 魏崴
在中国和卢森堡的关系史上,有一位为两国友谊辛勤耕耘的老人。他就是97岁高龄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先生。他自66岁时首次访华以来的31年里,已56次访华。卢森堡大公让称他是“卢中友谊的开拓者之一”。
不久前,记者采访了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他中等身材,面容清癯,步履稳健,不像年近百岁的耄耋之人。
主客落座后,话题不免触及到去年我国出现的那场风波。老人态度鲜明地说,那完全是中国的内政,政府对学生游行是采取宽容态度的。出现暴乱后,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干预,是有道理的。
我国平息暴乱后,西方一些国家的反华舆论甚嚣尘上。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40周年大庆。我驻卢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那天,弗朗克先生率领全家前往出席。当他看到参加者多达200人时,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以往,他从不参加我驻比利时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去年他执意要赶去参加。于是,在年愈花甲的女儿陪伴下,他搭火车专程到了布鲁塞尔,破例地一年两度出席了我先后在两地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只要活着,就要去中国”是他的名言。去年春天,他因心脏功能过弱,每分钟仅跳30多次,只好住院安心脏起搏器。医生告他,如一切正常可以去中国,否则不能去。他则对医生说,中国必须去,因而必须安好。当年4月,他果然如期进行了第56次访华。弗朗克也清楚,年迈远行或许会有风险的。但是,他动情地说:“倘若死在中国,我心甘情愿!果真死了,就埋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院内!”他为什么将自己最后一段的生命旅途,紧紧地与中国联在一起?对中国这样一往情深?
谈及这个问题,老人首先说起毛泽东。他感情激动地说到,毛泽东是最伟大的人物,他和他的战友们把一个落后贫穷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黑皮夹子,里面珍藏着他分别与毛主席、周总理合影的照片。因为岁月太久且因为经常翻看,这两张黑白照片虽有塑料薄膜保护,却已发软,起毛,影像也显得模糊了。但是,这两张照片他是从不离身的。自从毛主席去世以来,他每次访华都要到毛主席纪念堂凭吊。
弗朗克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每年只能生产40万吨铁,而前2年,它已能年产6300万吨钢。解放前,中国只有1.4万公里铁路,其中只有8000公里可以使用,如今新中国已拥有铁路6万公里。在旧中国,老百姓吃不饱,而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逐渐解决了饥饿问题,“什么是人权?最大的人权是解决吃饭问题,中国自己解决了,就是在维护人权!为什么我们西方许多人不提这一点呢?”
从老人的叙述中,记者深深感到,信仰社会主义是老人热爱新中国的思想基础。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与法西斯英勇斗争过的老战士,一朝确立信仰,无论如何都不改初衷,这是难能可贵的。
问起老人对卢中友谊作了哪些贡献时,他的回答极简单:“要人认识中国!”1959年,他作为卢森堡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应邀首次访华期间,陈毅副总理希望他能在卢做一些宣传中国的事情。归卢后,他就在家中腾出一间房子,专门陈列中国书刊。自1964年始,他每年组织一个访华团,亲自带队。1972年中卢建交后,他还邀请朝野知名人士参加了他的访华团。据统计,按人口比例计算,卢森堡人赴华人数在世界上居于首位。25%卢森堡国会议员去过中国,上一届卢内阁里,也有一半部长访过华。这同他积极开展的卢中友好工作是分不开的。
30多年来,弗朗克为卢中友谊殚精竭虑,赢得了两国人民的敬重。1987年底作为国家主席访问卢森堡的李先念同志曾对他说,中卢友谊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同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应该向您表示感谢。1986年5月,他访华期间适值93岁生日,楚图南副委员长亲笔写了下面的条幅赠予他:
苍松翠柏 既挺且直
高山流水 友谊长存
今年4月6日,弗朗克先生将要启程作第57次访华。记者衷心祝他旅途平安、健康长寿!
(附图片)
图为弗朗克先生和我驻卢森堡大使卢秋田在一起亲切交谈。


查看完整版本: [-- “要人们认识中国”——记56次访华的卢中友协主席弗朗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