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华大地多人杰——记北京理工大学年轻教授程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03月 -> 中华大地多人杰——记北京理工大学年轻教授程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徐丰邨 1990-03-31 00:00

中华大地多人杰——记北京理工大学年轻教授程莉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中华大地多人杰
——记北京理工大学年轻教授程莉
徐丰邨
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就不时听到人们提起程莉:“她是清华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力学学科女博士。”“她虽是‘文革’期间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学术水平却出类拔萃。”“她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有突出的成绩。没有出国留洋,没有经过系统的外语培训,她却掌握了英、法、日三门外语,经学位课程考试三门外语平均达92分,能娴熟地用英语授课,在国际学术会上外国专家听了她的学术论文报告也翘起了大拇指。”“她年纪这么轻,去年3月就从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是北京市最年轻的女教授”……
现年35岁的程莉1982年初由清华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后,分配到北京理工大学(当时的北京工业学院)应用力学系任教。她先后开出6门课程,用英语讲授2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英语课。在1984年12月至1988年9月的近4年间,她一面担任教学任务,一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她前后主持或参加了6个科研项目,198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她为主翻译了一部65万字的专业著作《金属力学》。
由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程莉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北京市“五四”奖章、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
    “生活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程莉从小刻苦求学。但赶上十年动乱,没能念完初中。1975年8月,经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她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就读。那时整天搞大批判,学习好的反而遭到歧视。她就经常偷偷跑到北京图书馆去学习,钻进书本就忘了一切。一次,某科技出版社的一位数学力学专家也到北图看书和查阅资料,见这个女孩如此孜孜攻读,觉得惊奇。攀谈之后,他又是给程莉讲解指点,又是赠书寄资料,使程莉得到了莫大的鼓舞。从1975年秋天到1979年春天的3年半时间里,程莉学完了从初中到大学10年的全部课程,为此后的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她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时,丈夫在国外学习,家中有二三岁的小孩,又要完成3门课的教学任务,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程莉毫不退缩,把休息娱乐的时间全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了。和她同一教研室的薛大为教授说:“程莉读完博士学位,学术水平不只是有所提高,而是提高了很大很大一截。她的博士论文被答辩委员会评价为优秀博士论文,足见她是下了苦功夫的。”程莉只是淡淡地说,在她的生活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如果有几个小时不看书工作,就会觉得是浪费生命,就会感到痛苦和不安。她承认,她也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和业余爱好,但因多年来埋头于事业,被挤得无影无踪了。精力充沛的时候搞研究、考虑教学;累了戴上耳机学外语,就是休息了。她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在刚上小学的儿子身上没有尽到母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是啊!学识和成就是在“焚膏油以继晷,恒矻矻以穷年”中累积而成的。
    “学生一辈子就听这一遍,马虎不得”
过好教学这一关,是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功。她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我在作学术报告或写学术论文时基本概念很清晰,不会出现模糊不清的问题。”
她初到学校担任课程辅导工作时,就处处留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以求最佳效果。她尊重主讲教师,密切配合;对学生耐心细致地辅导答疑,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一遍下来,她就担任了主讲教师。她明白一门课自己也许会讲上三遍五遍,可是对学生来说,他一辈子就只听这一遍。因此每堂课上,每章、每节都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她的讲稿、板书都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以求要点的上下左右联系和逻辑层次一目了然。教学表达上从声音、几何图像、文字符号三方面寻找接受效果最佳的组合,甚至在她自己作为学生听博士学位课程时,也注意观察老师的讲课艺术,借以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1984年,系里要搞基础课英语试点教学,找不到合适人选。她知道后主动承担起来。她不像有的教师只是在板书和课堂的开头、结尾时使用英语,而是讲课、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直至考试试题都用英语。开始学生感到很吃力,后来逐渐适应了,都认为这样很有好处。学生听她的课特别高兴,说她把课讲活了、讲到点子上了。
在科研方面,由于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熟悉学科发展新趋势,科研方向和选题都抓得很准。国内一些著名力学专家认为,程莉所作的塑性本构理论研究是当前国际上固体力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具有应用前景;在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方面,纠正了长期流行的某些错误结论,正确地导出了变形率标架的旋率公式,在压杆塑性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微分——积分基本方程的数值解法,还得到一个很精确的近似解,所得结果与创始人及苏联、美国的一些专家的模型相比有很大改进……
程莉还善于将教学和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她对“弹塑性理性H截面压杆的分支和后屈曲分析”的研究便源于塑性力学关于弹塑性屈曲的典型示范教学问题;后来,她又将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中,增加了新的章节。
    “不要有自卑感,好不好全在自己”
当初她刚到学校时,有的人鄙视“工农兵学员”。她说:“不要有自卑感,好不好全在自己努力,别人说什么不要管它。”
她帮助一些“工农兵学员”振作起来,如今有好几人成了业务骨干。她常常讲自己的成长道路,劝导年轻人要珍惜时间,立足于国内,在工作中提高和创新。
一次,外校聘请一位美国专家来华搞学术交流,她得知那位专家是搞同一学科的,很有点声望,就设法把他请到学校来开了个座谈会,让青年人在座谈时发言。会上一研究生提问:你们美国大学里青年人业余生活是怎样的?美国专家随口回答:那里图书馆实验室每天24小时都开放,他们没有“业余生活”。隔一会儿,他又说:这是笑话,业余生活还是有的,不过他们对学习抓得很紧很紧。提问的人听了一愣,觉得原以为在美国青年人都是追求玩乐享受的想法不对了,自己应好好学习。
在当今“出国潮”中,许多人一心想到国外去使自己成才。难道只有出国才能培养人才吗?不!程莉的事迹告诉我们,在神圣的共和国土地上成长的杰出人才同样具有灿烂光彩。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华大地多人杰——记北京理工大学年轻教授程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