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还是故乡月儿明——记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归国博士刘育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03月 -> 还是故乡月儿明——记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归国博士刘育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明 1990-03-31 00:00

还是故乡月儿明——记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归国博士刘育燕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还是故乡月儿明
——记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归国博士刘育燕
1989年10月2日上午,日本神户大学本部会议室正在举行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当新野幸次郎校长将鲜红的学位证书亲手交给刘育燕时,这位刚强的中年汉子眼里不禁涌出了两行热泪。回忆起两年的留学生活,他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1987年10月,刘育燕作为进修生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派往日本神户大学,跟随安川克己教授进行古地磁研究。
安川克己是国际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80年代初期,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可利用石灰岩洞穴沉积物来研究古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这种观点曾引起世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如今,刘育燕到日本就是学习、掌握以及开拓、完善这种先进方法。
5个月后,他以优秀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第一次在日留学生优秀科研奖”。由于工作需要,在征得大使馆和国内有关单位同意后,他决定延长少量时间,继续课题研究,并攻读博士学位。在安川克己教授的指导下,他重新调整了研究计划,进入了更加艰苦的拚搏。
这一段时间是刘育燕在日本最紧张的时期。他一方面必须应付各种考试和考核,另一方面又要扩大以及加深课题研究,还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白天,实验室里的设备不可能一个人占用,他就抽出时间查找资料,而把实验时间安排在夜晚,从6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9点。到了后半夜,实在困乏极了,他就走出实验室,看看天边的星星。遥望远方的祖国,他不禁想起了曾给予他温暖和友爱的母校,想起了那被从死亡线上夺回来的女儿……
那还是在1984年11月,他心爱的女儿被告知患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下结论只能活4个月。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领导和师生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女儿病危时,一星期两次输血,病情稳定后,又是近一年的住院。在这期间,要钱、要物、要人、要车,只要有什么困难,学校总是尽力解决。如今,女儿能活蹦乱跳地在附中读书,多亏大家的热心帮助,她的生命是母校以慈母之爱换来的。每当想到这里,刘育燕就觉得没有理由不珍惜母校给予自己的国外学习机会。他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拚命工作。
一段时间下来,他的身体慢慢顶不住了,视力下降,经常头晕,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
学校放寒暑假了,一些留学生都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游,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可他却趁这个机会,三次乘船(两次自费)回国,到广西、贵州、湖北等地钻山洞,采集标本,每回都是家里的匆匆过客……
两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收获,他完成了一般至少要用3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他通过对石钟乳、石笋等石灰岩洞穴沉积物的磁性、以及氧、碳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从古地磁和古气候学的角度,对中国南部过去1万年之内的古环境变迁,进行了目前中国尚无先例的探索,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当研究工作已近尾声,刘育燕即将回国的时候,他的导师、同事都真诚地挽留他,希望他留下来继续进行他的研究课题,但他一一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想我的孩子,我思念我的祖国。”
就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后的第八天,刘育燕踏上了归国的渡轮。1989年10月15日,他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中国地质大学。
当日,正值阴历9月16,夜晚,一轮圆月高挂中天。沐浴在银色的月辉下,刘育燕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还是故乡月儿明。”


查看完整版本: [-- 还是故乡月儿明——记中国地质大学留学归国博士刘育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