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访小儿呼吸疾病专家张梓荆教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05月 ->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访小儿呼吸疾病专家张梓荆教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艳玲 1990-05-29 23:00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访小儿呼吸疾病专家张梓荆教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
——访小儿呼吸疾病专家张梓荆教授
王艳玲
“六一”前夕,慕名采访张梓荆教授的我,在这位眉发花白的老人面前打开了笔记本。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没什么可谈的。”他淡淡地说。
“一件事!”我几乎惊叫起来。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要知道:他的研究成果,可使我国农村小儿肺炎从第一位死因降至第五位。连参加这项成果鉴定会的联合国驻华高级官员、公共卫生专家帕克博士都说:“这是发展中国家同类研究里最成功的一项,是中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研究的里程碑。”
“好吧!那就请您谈谈,当年您是怎样选定小儿肺炎这个攻关项目的?”
“很简单:因为肺炎当时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哦!那是难忘的1958年,腺病毒肺炎在我国北方暴发流行,北京市内医院住满了肺炎患儿,每4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不治身亡。在病房里,每当我听到一对对夫妇为夭折的骨肉失声痛哭时,心里真是犹如刀割……”
“就是要啃硬骨头!”
小儿腺病毒肺炎为我国所特有,来势凶险,死亡率高。他翻遍了国内外所有的教科书和有关文献,发现对这种肺炎的记载寥寥无几、研究甚少,既没有诊断标准,也没有治疗方法。
为了搞清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观察,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是工作日、节假日,只要有危重病人,他必到抢救现场。1962年,他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系统论述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症候学的文章,中华儿科学会据此制定出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
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明确了,但是,国内外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和同事们曾试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试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筛选过几种抗病毒药物,也无效!试用过马血清治疗,仍然无效!绞尽脑汁,找不到一种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这又是一块“硬骨头”。
他只好另辟蹊径,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脱产一年半学习中医的基础上,他向中医专家请教,请老中医到病房指导或会诊。他一头钻进浩如烟海的古籍医典,一边钻研,一边实践,一晃就是10来年。其间,他带领儿科研究所的医务人员,观察、治疗了几千例肺炎患儿,终于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经验,成为以后全国小儿肺炎辩证治疗常规的基础。后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又制成了特异、敏感、纯度高的免疫血清,提供全国各儿科单位应用。
功夫不负苦心人,到了60年代末,住院肺炎患儿的病死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5%左右。1980年,他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急性呼吸道感染顾问组顾问。
走向广袤城乡
张教授明白,对于病,“防”比“治”更重要。一个宏大的群体水平预防的构想,在他不倦的研究中渐渐形成。
1979年以后,他和他的同事们在我国城乡进行儿童急性呼吸道流行病学的监测和调查研究,为时7年,取得了我国第一批资料。1986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在张梓荆教授的主持下,首都儿科研究所与国内6个医学院校协作,在全国有代表性的6个示范县的30万人群中推行儿童肺炎的防治工作。
这位年逾花甲的老教授更忙碌了。
他在带研究生、看门诊、查房、主编期刊的同时,去广西、吉林、山西、湖北、江苏、四川等省,亲临一线指导科研工作,先后完成5个科研课题,建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监测和预防的管理方法,获得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决定,从199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科研成果。
张教授还有一个30年如一日的工作时间表,他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当人们开始上白班的时候,他已经工作4个小时了。他爱人也埋怨说:“30多年来,除了陪外宾,他没有进过影院、公园,也没有逛过商场,脑子里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的概念。”
他牺牲了个人的享受,换取了千万个儿童的健康。


查看完整版本: [-- “我只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事”——访小儿呼吸疾病专家张梓荆教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