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国土卫士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0年05月 -> 国土卫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守松 1990-05-29 23:00

国土卫士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国土卫士
杨守松
国道国土
一条直线划到昆山,312国道横贯腹地。工程师揿了下计算机,念念有词:得挖废耕地1075亩。
方案已经定了,和地方政府通个气,便要付诸实施。
副县长黄继忠一看,眉头打了结。好心疼的数字!他沉吟着问:能不能节省一点?不可能。为什么?两旁取土筑路,这是惯例,舍此别无他法。他说,我倒有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工程师和交通部门的领导不解其意。他点上一支烟,说:定点交叉取土,挖一块做一个鱼塘,既筑了路,又节省了开鱼塘的耕地和费用,岂非两全其美?话音落地,满座惊服:好县长,好主意,你怎么想得出来的?
他生在农村,从小就在泥土里打滚,他再清楚不过:粮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庄稼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作为一县之长,他还清楚:全世界每年损失耕地2100万公顷,而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大关。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是,昆山市50年代以来耕地减少10万亩,而人口增加了20万!为此他珍惜每一寸土地。1974年他当生产队长时,把全队劳力鼓动起来,削高平低,耕地增加了12亩,每年可生产粮食1万多斤……
312国道,他一个主意就节省了耕地433.46亩!
窑厂风波
昆山多窑,可算是星罗棋布,看见砖瓦价格上涨,又有村镇跃跃欲试。他向政府建议,为了子孙万代,必须坚决煞车!
还是有一个乡,私自批准建了窑厂。
消息传开,很快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议:无视国策,自主自建,建厂后的坯场和取土要占用100多亩耕地,倘听之任之,让良田沃土任人随意宰割,后果不堪设想;要是不批,群众集资106万元,好不容易建起厂来,再叫他拆毁,损失有多大?
黄继忠赶到了现场。窑厂就在傀儡湖边。望着烟波浩渺的湖面,他在圩岸上徘徊踯躅,苦思良久,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自己的打算:未经批准建窑,是错误的,必须检查,以儆效尤;但考虑到群众实际利益,可以围湖取土,把本来要挖的100多亩耕地保下来。
他的方案得到了肯定,一场风波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收复失地
国土流失的帐只要稍微算一算就知道了——
联产到劳后,集体公场、猪棚利用率不高,有很多荒废了,以每队3亩计,全县近1.5万亩;以前挖的草泥塘,2亩一个,全县有4000亩;还有河道冲刷、多占的宅基地,圈而不用的良田……
已经失地10万亩,难道还要失去10万亩以至更多吗?
他对县长吴克铨说:我要收复失地!
县长说:我支持你,我们一起保卫国土!
他到石牌去试点。一个村就收复失地16亩,去年冬季,又集中千余劳力,平废潭,填废沟,整洼地,10天回收复垦土地585亩!
谁都记得70年代把河泥刮得精光的往事吧?可如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河泥淤积50—80厘米,多的要120厘米!周市乡党委书记亲自带头,一起下河挖土填沟,河道畅了土地多了,黄继忠脸上有了笑容了。
早先的公路挖废了上万亩耕地,他早就琢磨着填沟复垦,但总不可能都像周市用人工下河取土呵,就和水利局商量,要他们买水陆两用挖掘机。一台要14万元。局长舍不得,又怕买了没用处。他一次又一次做工作,说了整整一年,终于买了,先在张浦镇试挖,取河泥填废沟,既赚了钱,又收复了失地,皆大欢喜……
两年多来,全市共收复失地3012.3亩,其中,1989年全市审批“三项”建设用地889.3亩,而回收复垦土地2459.5亩,两者相抵,净增1570.2亩,第一次出现了“收大于支”。
至少在江苏,这是仅有的一个典型。省土地管理局立刻在刚刚撤县建市的昆山召开现场会,市委副书记黄继忠在会上发言,题目就是:惜寸金土地,尽卫士天职……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文联)


查看完整版本: [-- 国土卫士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