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走向新生的阵痛——看现代评剧《大门里的媳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10月 -> 走向新生的阵痛——看现代评剧《大门里的媳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霍大寿 张玉华 1991-10-30 00:00

走向新生的阵痛——看现代评剧《大门里的媳妇》

第8版(副刊)
专栏:

  走向新生的阵痛
——看现代评剧《大门里的媳妇》
霍大寿 张玉华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演出的评剧《大门里的媳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戏剧界的好评和观众的青睐。在今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中,剧作者赵德平荣获优秀编剧奖。该剧通过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向观众展示了农村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揭示了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把人的思想解放作为探讨的课题,摆到了观众面前。
《大门里的媳妇》以李淑兰、刘志远、白霞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为戏剧结构的核心。采用双主线对比手法铺陈剧情。全剧以离异后的男女主人公各为一条主线,从他们在城市、乡村的两个家庭的生活,交叉描摹了几个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和性格撞击。这些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的追求。不管他们自以为是幸福的,抑或是不幸的,都能使人看到在他们身上打着历史的、时代的烙印。刘志远再婚后,思念旧情,受着良知和感情的折磨;白霞与刘志远结合后,爱得过分,却难以得到他的真情;张秀苦恋李淑兰二十余载,几次求婚遭到拒绝;西粉莲尝试过三次失败的婚姻……虽各有各的不幸,但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这些人物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并非在书斋里“侃”出来的,因而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家会在品尝剧中人的辛酸苦辣时,自然地去分辨生活中的是非曲直。李淑兰是剧作家浓墨重笔着意刻画的人物。她善良、贤慧、朴实、正派、勤劳而又刚强。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刘志远,为他奉献出了一切,渴望幸福的生活。然而,丈夫却离异了她。对于变心的丈夫,她没有乞求或报复,而是决心“要活个样”给他看,磊落豁达地咽下了苦涩之果,毅然挑起了被刘志远遗弃的家庭重担。她争强好胜,苦熬20多年,在刘家顶门立户,寻求自己的生存价值,实现了“在人前争脸面”的意愿。但却失去了自己本应得到而且能够得到的那份幸福。作者以深沉的笔调,把这个具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农家媳妇塑造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同时作者又以沉重的笔触,犀利地揭示了她忍让、封闭、而又自信、刚愎的矛盾性格。她把自己关在大门里寡居,是为了维护做女人的尊严、人格。然而,她越是这样顽强地维护自己,就越显示出她外表刚强而内心自卑、自艾、自怨以及自筑心狱的悲剧。作者通过对她性格的挖掘,反映了传统世俗观念给予中国妇女的沉重负荷。
李淑兰面对张秀求爱的复杂情愫,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她不是不爱张秀,她也想突破感情的闸门,渴盼拥抱“男人的热胸膛”,寻回失去的世界。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将和张秀拥抱的一霎那,竟理智地推开了张秀,熄灭了幽幽升起的爱情之火,又回到“宁可要名声,也不要那万人指脊梁骨的福份”的樊笼中去了。这一点,恰恰是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贞节观念在她身上的消极作用。感情是真实的,现实也是真实的。只有李淑兰这样的典型人物才会有如此之举。这是历史的局限,也是“这一个”人物的局限。描写李淑兰思想的反复过程,鞭挞封建道德的桎梏在现代人心灵上阴魂不散是该剧创作的绝妙之笔。当李淑兰亲眼看到刘志远和白霞卿卿我我的情景,完全悟察到自己依恋的旧情已不复存在之时,她才真正地面对了现实,面对人生,反思了自己经历的凄风苦雨。当她从迷茫中觉醒过来时,她那干涸许久的心田里,仿佛涌入一股汩汩的清流,战胜了走向新生的阵痛,使她有勇气推开了禁锢自己多年的“临街两扇黑大门”,迎来了充满耀眼阳光的新生活……李淑兰的“解放”,正反映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曲折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源于中华优秀民族性格的新思想、新道德的产生是多么艰难!


查看完整版本: [-- 走向新生的阵痛——看现代评剧《大门里的媳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