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电视栏目“曲苑杂坛”:“打内打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11月 -> 电视栏目“曲苑杂坛”:“打内打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辛国文 1991-11-30 00:00

电视栏目“曲苑杂坛”:“打内打外”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电视栏目“曲苑杂坛”:“打内打外”
辛国文
在艺术圈子里,常常有人把受到观众欢迎称之为“打外”,被同行称道则叫做“打内”。中央电视台最近打出一个新栏目“曲苑杂坛”,已成了“内”、“外”许多人的话题。
都说万事开头难
中央电视台有不少栏目,要在它们中另辟蹊径谈何容易。给栏目起名第一关就伤透脑筋。最初的想法,大栏目叫“快活林”,虽然很像栏目名称,但毕竟外延太窄,不能逗笑的杂技、魔术、曲艺演唱怎么办?栏目很快要上马了,但没有名称,如同要上学的孩子还没有学名一样。好在“酒好不怕巷子深”,关键在内容,于是将“快活林”改为小栏目,娱乐性的节目往里放名正言顺。原来的一个小栏目“曲苑杂坛”调上来当总栏目用。另起一个“谈曲说艺”,填了它的空白。导演王晓还想出一招,编了一个用唱词唱出内容的片头: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1期的“惊险奇观”有个叫侯军的男孩表演《小晃管》,站在5截横放的钢管上还做高难动作,令大人小孩为之叫绝。侯军虽出身杂技世家,可从未登过台。他是在练功的时候被偶然发现的。导演提心吊胆地看他排练七八次。他虽然汗如雨下,却从不失误,当即被拍板录像。谁知到了实录的那一次,灯光全打亮,观众鸦雀无声,小侯军在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时,竟从高台上摔下来,小肚皮砸在钢管上。全场惊呆了,眼睁睁地看着工作人员将他扶下台,一片叹息声。不料一会儿工夫,主持人在现场宣布:小侯军坚持要演完未完成的动作。全场为之一愣,紧接着是掌声如潮。当侯军咬着牙最后顺利地从高台上跳下来时,全场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后来,侯军的这个节目,在国际杂技比赛上获两项大奖。当然了,他没有失误。
得来全得费功夫
屏幕上和笑林一起演小品的是只假狗熊。
最初是中国杂技团的石磊当的替身,后来笑林真正的搭档李国盛才出场。这个别出心裁的节目把相声和杂技糅到一块,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千辛万苦。为了这个节目,导演王晓和笑林先是到河北关桥去找真狗熊,未能如愿。又若干次到北京通县的中国马戏团去体验生活,和一只大棕熊在一起呆了整整3天,千方百计地接近它,熟悉它。笑林不断地喂苹果、红萝卜,但仍不断受到棕熊的咆哮和利爪的威胁。剧本中有一句精彩的台词:“敢情跟狗熊说相声还有生命危险!”就是有感而发的。尽管花费了数月的时间,最后还是不得不忍痛舍去与真熊的表演。因为要是真的出了事故,恐怕既打不了“内”也打不了“外”了。
从“曲苑杂坛”播出的前两期来看,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栏目。将来能否“打内打外”,请观众看了再说。
(附图片)
以“打内”著称的马三立,即使是最挑剔的同行,也都愿意听他不动声色地抖一个个“包袱”,尤其他那结尾处最后一个笑料让人越琢磨越有味。
右上图:评书是语言艺术中最吃功夫的“活”之一,用它来串连曲艺本行,观众也感到新鲜。主持人田连元幽默风趣,汪文华端庄大方。他们的“绝活”会陆续“露”给观众。
右中图:百听不厌的名作《打电话》,以往只是在广播里听马季和赵炎说过。第一次录像就上了“曲苑杂坛”。
右下图:笑林如果和真正的狗熊演小品,他恐怕不敢这么靠近他的“搭档”,总不能为一个节目送了命!


查看完整版本: [-- 电视栏目“曲苑杂坛”:“打内打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