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生动的“教科书”——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纪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8月 -> 生动的“教科书”——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纪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任愚颖 1991-08-28 23:00

生动的“教科书”——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纪事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生动的“教科书”
——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纪事
任愚颖
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凤凰山麓,耸立着38米高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下是2800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里面陈列着2400多件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不管是从敌军手里缴获的美式105榴弹炮,还是我军卫生员用过的针头,一件件实物仿佛在告诫人们:没有伟大的人民军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就没有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纪念馆于1965年10月1日建成,正式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750万人次,其中包括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和朋友。当年在淮海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元戎老将,冲锋在前的士兵,运送物资、粮草的民工队员,或者是当年在淮海战场上失手的指挥官和卒伍,以及看过展览的千千万万观众,都说这个纪念馆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科书”。
当年在淮海战场上担任旅长的南静之,战争胜利后依然不解征衣,戎马倥偬,尽管很想回到淮海战场看一眼死难战友的坟茔,但是,竟然找不到一次机会。离休之后,他刚刚决定旧地重游的日期,不幸大病染身。生命垂危之际,他要妻子一定把自己的骨灰撒到淮海战场。“托体同山阿”,妻子按照他的嘱托,捧着骨灰,来到这片山林之间,让他与当年的战友聚首长眠。在1000多亩的淮海战役烈士园林,当年淮海战场上的指挥者刘伯承元帅、粟裕将军,也都把骨灰掩埋在这里。将军们生前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死后还要到这里寻找自己的部属和战友,他们希望这块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能够浇灌出更多的革命之花。
正因为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革命历史“教科书”,所以,人们才能在这里找到难解的答案,才能在纷繁的思绪中醒悟,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16年前,邓小平同志复出不久,又经受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恶风浊浪的侵袭。一位50岁左右、家住鲁南的干部焦急地跑到纪念馆,要求进去参观。当时因为不开放,他的愿望没有实现。第三天,他又跑到纪念馆问门卫:“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粟、谭五个人的照片还挂在那里么?”门卫说:“现在不开放,文物都不能动,当然挂在那里!”那位同志听了,连说:“有了您这句话我放心了!”然后高兴而去。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位当年淮海战场上的老民工队员。他对当时国家的前途忧虑重重。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系的同学,带着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的沉思也来到纪念馆。馆长袁兴民让同学们参观当年排长孔金胜的肠子被敌人打了出来、他自己又掖了进去、然后又拿起铁锹一气砍死五个敌人而壮烈牺牲的事迹;让同学们思索民工唐和恩每走一个地方就把地名刻在一个小竹竿上,一共刻了88个地名,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得到的答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无不摧,战无不胜。在生动的“教科书”面前,大学生们反思、省悟,他们回到课堂桌边,写下了入团申请书、入党申请书,写下了揭开壮丽青春的新篇章。
也正因为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所以,在这片土地上以后又出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出现了当年在淮海战场上抬担架、救伤员,如今成了全国拥军模范、受到聂帅赞扬的庄印芳;出现了自卫还击战中献出年轻生命的7位烈士;出现了在抗洪救灾中为抢救群众生命财产而被洪水吞没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的见习排长周丽平。徐州市才成了闻名全国的“双拥模范城市”。
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之后,对管理人员说:你们做的是激励人、鼓舞人的工作,很有意义,你们永远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为了充分发挥这部革命历史“教科书”的作用,纪念馆想方设法增添展览内容。他们四处奔波,从全国21个省、市150多个县、乡和有关军区收集到了当年的照片、文件、实物13340件,领导同志的珍贵手稿、日记,不可多得的淮海战役纪录片,陈赓同志在淮海战场用过的被褥,使这部“教科书”更加丰厚、充实。
“身既死兮神以灵”,淮海先烈们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他们的不朽业绩,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这部用革命烈士鲜血写成的“教科书”,无时不在激励着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英雄们奋发、拚搏、向上!


查看完整版本: [-- 生动的“教科书”——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纪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