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1月 ->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冯宪光 1991-01-31 00:00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
四川大学 冯宪光
一切文艺都具有审美特征和价值,这是文艺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所区别的地方,即是一切文艺的普遍特征。
但是,审美特征和价值在文艺作品中的存在状态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时代潮流和阶级倾向总会在不同性质的文艺的审美特征上打下自己清晰的烙印。而且就具体作品而言,也没有审美特征的纯粹而独立的存在,作品的审美特征总是与其具体的认识价值、伦理价值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不同性质的文艺作品在审美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比如同样运用写实的技巧、方法,《母亲》与《插到革命背后的十二把刀子》就很难说有什么完全一致的审美特征。
同客观世界的一切固有规律都有其层次性一样,应当说文艺的审美特征也是有层次的,既有一般文艺的共同的审美特征,又有不同性质的文艺的不同的审美特征。在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时,也应当重视和具体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从审美特征的角度,来加深对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理解。
文艺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审美理想的烛照和指引。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固有的目的指向,是与美的形态结合在一起的对社会主义必然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这种审美理想规范和引导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因素的形态和特征,就使社会主义文艺必然直面人生,真实地描绘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在曲折过程中完成自身使命的历史进程,必然要努力塑造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献身的丰富多彩的新人形象,必然要以热烈而深沉、爽朗而执著的情感去歌颂社会主义事业,鼓舞人民的斗争意志。也可以说,在审美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引导下,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光彩夺目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对社会主义事业真诚而热烈的感情,以及艺术形式、风格、技巧、手法的不断创新等,这若干方面的融合,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特征的基本内涵。
例如,1964年完成创作、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的《红灯记》的重新上演,在首都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就是一个突出事例。《红灯记》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在中国有深厚群众基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京剧丰美的艺术形式,把祖孙三代的家庭亲情同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解放人民的献身精神融为一体,用浓烈而深厚的情感叩击观众的心扉,使观众在对伟大抗日战争的艺术观照中,在对李奶奶、李玉和这些革命者光辉形象的仰慕中,升华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主义文艺并不排斥对过去时代和当代世界一切优秀作品的艺术精华的合理吸收,但是它必然是对传统文艺审美特征的超越,对包括当代在内的资本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的超越。曹雪芹、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虽然提供了当时社会的生动而深刻的历史图画,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毕竟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文艺自身的创造。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芙的作品虽然用独特的技法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段,西方现代意识流小说所充斥的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等技巧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的目的更多的却是对个性至上的历史观、价值观的张扬,它的寞落惆怅、孤独哀怨的审美格调,显然是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格格不入的。近年来,在“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潮影响下,有人把西方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当作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走向未来的方向,造成了部分作品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的失落,在创作和接受实践中都产生了不良效益。吸取这个教训,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特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