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初访德黑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3月 -> 初访德黑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唐虔 1991-03-31 00:00

初访德黑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初访德黑兰
唐虔
2月下旬,我应伊朗政府教育部之邀,在德黑兰访问了近10天。离京前听说伊朗已是春天,仅穿了件风衣就动身了。飞机是晚上到的,一出德黑兰机场,一片银色世界。当天刚下了场大雪,地上积雪足有尺把厚。不过没有什么风,故也不感觉到北京雪后那种刺骨的寒意。当晚下榻“独立旅馆”,以前是美国人开的希尔顿,现在维护得很好,服务水准也不低。旅馆值班经理不无自豪地说,没有美国人我们也能管好。
第二天太阳出来后仅两小时,全部的雪都消融了。站在旅馆14层的阳台上,市区建筑一眼望不到边。这里人口已达1100万,占了全国人口1/5还多。据说全市逾200万辆汽车,路上拥挤不堪,上下班时间更得耐心。最令人称奇的是大多数路上不划分上下行道线,有时并排可走七八辆车。车子多污染必然严重,空气中一股呛人的汽油味。雪后第一天天空瓦蓝,尔后就成了灰蒙蒙的。
德黑兰市面上十分热闹,各种小市场东西齐全,物品丰富,价钱也不算贵。人们穿着并不大讲究,男人多穿西服,但不系领带。私下询问其故,据说是对西方着装方式的一种反感的表示。妇女仍多披黑袍,但也有不少妇女穿长外套,将头部用围巾遮住,只要将头发盖住即可。
刚到德黑兰,正碰上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发动地面进攻。但在德黑兰却丝毫看不到战争的影响。一般伊朗人都反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但对美国出兵海湾的行动也很反感,舆论对美国出兵的动机都抱不信任态度,担心今后西方大国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将留下影响。
伊朗由于多年两伊战争的影响而发展停顿,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大为减少。两伊战争之后,伊朗领导人决心复兴国家经济,目前正在执行战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1989—1994)。在伊朗的普通人民中也可以感到一种强烈的民族复兴的愿望和向外部世界学习的渴望。这是我在德黑兰逗留10天里,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查看完整版本: [-- 初访德黑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