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怎样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工作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2年11月 ->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怎样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工作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士敏 1952-11-28 00:00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怎样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工作的

第3版()
专栏: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怎样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工作的
李士敏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一个中等技术学校。在“三反”运动以前,学校就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材方面,学校根据教学情况,将某些课程作了必要的精简,减轻了同学的负担。但是由于仅仅从减轻同学负担来着眼,所以课程改革的工作做得是不很好的,一般地都只是对课程做了简单的删减,有的课程删减去几节,有的甚至删减一章,没有很好地照顾到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制度方面,讲授各门课程的教员都成立了教学小组,建立了教员办公制度,并实行了教员集体备课和观摩听讲的制度,这些也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上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是就整个课程改革工作来说,学校领导方面还没有抓住主要问题。
在“三反”运动中,教员进行了思想改造,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认识了苏联、共产党,并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态度。在同学们对教学工作提出意见以后,学校的领导方面也认识到过去在教学工作中的严重缺点,例如各科培养目标不明确,工人班没有教学计划,教学效果较差等等,并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办好学校。
事实证明,教员的思想改造,是学校教育改革中不可逾越的步骤。在“三反”运动中,教员的思想大大提高了一步,这就使课程改革具备了前提条件。我们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了彻底的系统的课程改革。首先明确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总方针,即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呢?我们确定了下列原则:面向生产实际(厂矿在生产上的实际需要),面向教学对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产经验),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开动脑筋,大胆尝试。具体的工作步骤是:先从工人班入手。领导方面决心以最大的力量把工人班的课程改革工作做好。首先动员教员通过举行各种类型的同学的调查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教学情况。同时组织教员从教学效果上检查一年多以来在教材上、教学方法上所存在的问题。在这些调查研究工作中,进一步了解了工人班同学的特点,这就是:同学不仅都是成年人,而且大多是工龄较长的产业工人,他们具有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操作水平。另外,他们多半都是生产中的积极分子,阶级觉悟比较高,都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学习都很努力;但文化水平很不整齐。他们对教学的要求,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要求课程的配备和内容有明确的目的性;二、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并经常和生产中的发明创造结合起来;三、要求对所学课程内容能深刻体会,能和生产经验联系起来;四、要求教学要从同学的实际水平出发。
然而,我们的教学工作呢?由于各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所以课程的配备和课程内容的确定都存在着盲目性;教学方法则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不弄清教学对象的情况,一个劲儿地死灌、硬灌。结果,不能启发同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不能发扬同学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提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一个新问题——要培养什么样的中级技术干部?
“要培养什么样的中级技术干部?”这不是课程改革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领导方面确定,首先要弄清工厂中的中等技术干部究竟在作些什么事情,须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于是,正副校长及其他领导同志到工厂向中级技术干部作了调查。他们在石景山钢铁厂鼓风炉车间和鼓风炉的正值班(是工人出身)、副值班
(是学生出身)谈了话。谈话结果,他们认识到工人出身的干部一般是生产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但文化水平比较低;而学生出身的干部因为过去所学的太广泛,再加上过去的学校没有很好的生产实习制度,所以在车间实际工作中多半只是作副手。另外,他们在北京机器厂也和车间主任、车间技术员谈了话。这些谈话使他们更具体地了解了车间技术员的主要工作。
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学校领导方面作了研究。之后就发动各科教员初步拟定各科培养目标,其主要内容是:一、各科所培养的干部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二、各科所培养的干部在生产岗位上所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三、各科所培养的干部必需具备的管理车间、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
这项工作做好以后,学校领导方面召开了中级技术干部座谈会,约请了北京机器厂的车间主任、技术员、工程师和前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负责技术教育的同志共同讨论初步拟定的培养目标。会上大家提供了许多意见。大家认为:中级技术干部不仅需要有技术,有操作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政治修养,并对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技术人员要密切联系工人群众,善于集中工人群众的意见。大家并指出,现在的工人班同学,同样需要一定时期的生产实习。
这次座谈会上的意见有许多是很好的;然而,也有好多意见是根据各工厂目前要求提出的,没有从发展的观点来作周密考虑。为了全面地研究中等技术干部所应具备的条件,北京重工业学校又约请前中央重工业部工业教育委员会、机器工业局、北京机器厂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举行座谈。这次座谈虽然没有做出结论,但下述几点意见是一致的:一、今后我国工业建设肯定是走苏联的道路,我国的机器厂会更进一步地精细地分工,有的工厂会专门制造工具机,甚至有的工厂专门制造一种工具机如磨床,所以必须根据这样的情况来培养干部;二、培养干部,要多征求苏联专家的意见;三、在确定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加强工厂管理的课程。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对中等技术干部的培养目标便有了初步了解。
在培养目标确定以后,第二项工作就是确定教学计划。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重工业学校首先着手制订工人班各科的初步教学计划。为此,学校的课程改革办公室组织教员结合工人班同学和工厂的实际情况,学习了苏联专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及教学研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并请苏联专家讲了苏联中级技术干部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问题。苏联专家指出:各科所制订的教学计划,是组织学校所有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教学计划上的课程可分为普通课、基础技术课、专业技术课;各种课程所需的时间和各种课程的衔接都须作具体的规定。他更进一步说明,在各科的教学计划中,专业技术课内所包括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在生产中能独立工作的中级技术干部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这样也就保证了各科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苏联专家还告诉我们:每个阶段的生产实习必需和前一阶段的理论课相衔接等问题,并用苏联中级技术学校金属切削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对上述问题作了说明。
苏联专家所谈的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东西。其中我们体会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教学计划是组织学校所有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有了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才算有了保证。”苏联专家的讲话,给我们以很大的鼓舞,增加了我们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信心。于是我们就参照苏联中级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初步制订了工人班的各科教学计划。并反复研究了普通课、基础技术课、专业技术课三者互相衔接和配合的问题,制订出各门课程内容的提纲,并印刷成册,作为初步草案,征求有关单位和苏联专家的意见。由于我们是初次制订这样的教学计划,缺点是难免的。苏联专家指出了它的缺点,并亲自制订了工人班工具科的教学计划,拿它作为例子,来说明如何制订教学计划。经过苏联专家的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苏联中级技术学校教学计划的优越性,这首先表现在:课程学习的连贯性和计划性、每门课程的上课钟点数、各种教学方式的时间分配以及检查学生成绩的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凡同一类的课程都把它连接起来,形成几个系统;并且每一个系统除去每门课程的理论讲解、实验和计算题以外,在终了时候还有专题设计来作结尾。如金属切削加工专业教学计划里就安排了工程力学系统里的各种课程学习的次序,这次序是:第一年学数学和物理的力学,给工程力学打下基础;第二年开始学理论力学,下学期同时学材料力学;第三年学机械零件。专题设计为学习机械零件这一课程的总结,这是学生们第一次从事独立计算设计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机械零件这一课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看出他们对以前学的一般工程课的知识水平,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制图、金属工艺学等等的水平。其次是一个中级技术干部必需对现代企业有系统的知识(由冶金学、金相学、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到金属切削加工),才能使学生成为现代企业中的有能力的工作者。所以教学计划中规定了金属工艺学为基础技术课。再次是教学计划中规定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前生产实习、作毕业论文。这些都说明了苏联教学计划是按照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统一的教学过程而制订的,特别是作毕业论文,可以总结学生四年来所学的各种课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单独工作的能力。
在学习了苏联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又学习了苏联的教学大纲。这以后,我们更知道了各门课程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教学方式(讲解、实验、实习、参观等)所用时间的分配,更明确地认识了在各种课程中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又把工人班各科的教学计划,重新修订了一次。
今年秋季开学以后,我们开始制订学生班各科的教学计划。在学习了曾昭抡在“人民教育”第九期上发表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一文和“苏联中级技术学校专业设置一览表”以后,我们认识到学校过去的细密分科基本上是按照工厂的生产过程所划分的工作单位为对象来设置的;可是根据我们现在的了解,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的各专业学科,一般固然都是根据厂矿的实际需要,同时还按照一定的理论系统而设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干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专精的特长。这样,我们就明确地认识了专业设置问题是课程改革工作中的更根本性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学校是不可能单独解决的。我们就把这一问题汇报给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有关领导同志很重视这一问题,亲自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指出一定要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并确定了北京重工业学校的具体任务。这样就在方向上解决了北京重工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这个根本问题。现在我们正据此进行工作。
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我们还只是刚刚开始。几个月来的经验证明,我们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才能把这一工作做好。为了有效地学习苏联经验,首先是教员的思想改造问题必需得到初步解决,要不然我们学习苏联经验,会变成形式主义的,不会得到什么实际效果的。教员必须好好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好好地学习苏联先进的教育理论。而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也就是教育工作者思想改造逐步深入的过程。其次在课程改革这个工作上必须系统地完整地学习苏联经验,先由根本问题开始:根据业务部门对学校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并据以确定专业;再按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最后再反复研究苏联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教材。在这过程中,必须加强各教学研究组的领导,及时扫除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中的思想障碍和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查看完整版本: [-- 北京重工业学校是怎样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改革工作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