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6月 ->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滕庆 1991-06-29 23:00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滕庆
中国共产党70年的光辉历史和业绩,是同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密不可分的。70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领导着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达胜利,唯一的道路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中国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性、组织性的阶级,具备担负中国革命领导者的资格。但是,当时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很少,面对的敌人是十分强大的,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团结人数最多的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这就决定了中国统一战线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发展的条件,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统一战线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党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使之同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坚定的立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结合得好,中国革命就胜利,否则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
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党的纲领,并作出“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此后,党就同孙中山先生商讨国共合作问题,并在1924年正式建立了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取得了东征、北伐的胜利,党的队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党的领导机关在革命发展的紧要关头犯了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致使党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时候遭到重大损失,革命陷于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我们党深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红军,又使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由于党的领导机关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政治上、军事上的错误,把中间势力作为最危险的敌人,使自己陷于孤立,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革命力量在红区损失了90%,在白区几乎损失了100%。
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批评了左倾机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并明确提出共产党掌握领导权的责任。我们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才真正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合和统一。此后,我们党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契机,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对日抗战,又在抗日战争时期克服了类似陈独秀投降主义的第二次王明路线,所以才能打退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总结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和国共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丰富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一)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巩固最广大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党的历史上“左”的和右的错误都轻视农民。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最坚固最广大的同盟者,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只有依靠工农联盟,工人阶级才有力量去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也才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权。
(二)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这里的关键是区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党的历史上,“左”的和右的错误都混淆了这两种资产阶级。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区分了中国的两种资产阶级。他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认为他们是工人阶级较好的同盟者,应当对他们采取政治上团结、争取经济上保护的政策。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当革命的锋芒对着某一帝国主义国家时,附属于其他帝国主义集团的大资产阶级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地参加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联合他们,以便集中力量孤立、打击当前最主要的敌人。但是,大资产阶级即使在参加统一战线的时候,仍然极力打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并随时伺机叛变革命。所以,必须同他们反共反人民的行动进行坚决的和正确的斗争。
(三)又联合又斗争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原则。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党派的矛盾统一体。他们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联合行动,又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存在矛盾。所以“在一个问题上有团结,在另一个问题上就有斗争,有批评。”(《毛泽东选集》旧版横排本,第3卷第824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曾经有过两种片面的政策。一种是第一次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只讲联合不讲斗争。另一种是第二次国内战争后期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只讲斗争不讲联合。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这两方面的教训,提出了又联合又斗争(或又团结又斗争、又团结又批评)的政策,指出:“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毛泽东选集》旧版横排本,第2卷第721页)他还指出,对不同的同盟者,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团结和斗争的情况也不相同。
(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掌握领导权。在党的历史上,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把领导权拱手送给资产阶级。“左”倾机会主义把同盟者拒之门外,使自己成为“空军司令”,又从“左”的方面断送了领导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王明由“左”倾机会主义转到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无产阶级的独立性,一切听命于蒋介石国民党。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批评了王明投降主义。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本质上就是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1947年12月,毛泽东同志对这个问题的历史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他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毛泽东选集》旧版横排本,第4卷第115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
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胜利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权上的表现。建国后作为我国临时根本大法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参加了各级人民政府。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除台湾等岛屿以外)完成,我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又有民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政党参加;我们的任务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但我们又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着统一战线。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这是向我国统一战线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总是一定形式的阶级联盟。”(《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43页)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一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坚强领导,二是绝大多数人对少数反动阶级、反动派、反抗社会主义的剥削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的统治,即对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对少数人的专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同一切可以接受社会主义的阶级、阶层建立广泛的联盟。
在我国的条件下,首先要团结广大的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同时,还必须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建立和保持联盟。这是因为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已经有了长期的统一战线历史。建国以后,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拥护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的斗争,为最大限度地孤立国内外敌人,增强革命力量,建立和巩固新中国,作出了贡献。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中,他们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我们没有理由不同他们继续合作。而且,这些阶级、阶层和党派,拥有和联系着比较多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具有比较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工人阶级继续同他们保持统一战线,领导他们参加政权,不但对于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有重大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早在建国前夕,我们党就明确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毛泽东选集》旧版横排本,第4卷第1327页)1955年1月17日党中央还专门发出指示,批评和纠正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在对待民主人士和党与非党联盟问题上,爱好“清一色”的严重关门主义倾向,并规定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厅局长中党外人士的比例。我们党就是这样,把人民民主专政同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获得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更好地担负起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我们党成功地运用了马克思关于赎买和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开辟了经过统一战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有强大的国营经济作为基础,有巩固的工农联盟作为后盾,而民族资产阶级又愿意留在统一战线内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我们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并且逐步地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最后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我们把企业和人看作资本主义工商业留给我们的两项财富。我们坚持在改造企业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分子“量才使用,适当照顾”,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长,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政治安排,组织他们参观、学习,使他们感到有出路,有前途,推动他们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由于我们实行了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不仅生产没有遭受破坏,反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对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以及其他爱国人士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同党对这些方面的正确政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保证了我国的统一战线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以后继续巩固和扩大,成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宝。
同党在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我国统一战线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基本的教训就是由于党的领导在指导方针上不承认阶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而把我国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过去行之有效的统一战线政策错误地当作投降主义、修正主义加以否定和批判。这种情况,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根本的改正。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结合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并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和平演变”,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大力拨乱反正,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并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坚持和发展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结合,概括起来,主要是:
第一,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我国统一战线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统一战线内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大为增强。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和平演变”、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族分离的活动,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斗争。同时,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正确加以解决。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
第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就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决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这个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我国统一战线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形成和发展了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个联盟是主体。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这个联盟的建立和发展说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扩大和蓬勃兴旺。在这个联盟里,求爱国和祖国统一之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之异。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发展这个联盟,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稳定繁荣和主权顺利交接,推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
第四,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起,构成我国的政体。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履行监督的职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抵制政治多元化、多党制思潮的进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同工人、农民一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统一战线中的依靠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新时期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工作对象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引导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工农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六,我国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作用。同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这将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多样性,产生新的社会成份和新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向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第七,我国各兄弟民族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起来,党和国家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干部的培养,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改进结构。党同少数民族爱国人士的团结得到巩固和加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把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具体利益相结合,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与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相结合,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逐步达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第八,恢复和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和扩大党同各民族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对爱国宗教界人士实行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团结、教育他们和广大信教群众,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抵制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依法打击、分化、瓦解地下宗教势力。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把爱国和爱教结合起来,在建国后宗教制度改革基础上,促进宗教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第九,大力培养和选拔新一代代表人物。在我国统一战线的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涌现了大批代表人物,他们对于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加强选拔、培养新一代代表人物的工作,积极举荐任用德才兼备的非中共人士,把它作为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十,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爱国统一战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首先要依靠党的政治坚定性、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党外人士为实现共同任务而奋斗。二要与党外人士平等协商,认真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并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党的正确主张。三是尊重非中共人士的利益。四要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坚持两点论:既要寻求、增进共同性,又要注意差异性;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讲团结、合作、友谊、人情,又要有善意的帮助和教育;既要有批评,又要有自我批评;既要反对关门或敷衍态度,又要反对迁就态度。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正确的坚持,不足的完善,失误的纠正,使我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进一步落实和丰富发展。党中央在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重要讲话,并制定了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文件。党中央明确指出,统一战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必须扩大。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正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点,连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不否认。但他们寄希望于经济发展将带来的政治的演变和政局的变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的希望一定会落空。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一致性必将大大增强,同时统一战线更加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更加生动活泼。这就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总趋势。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