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枣椰海滩风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6月 -> 枣椰海滩风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皎明 1991-06-29 23:00

枣椰海滩风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枣椰海滩风情
林皎明
埃及西奈,翰海阑干,大漠穷荒,只有在阿里什能找到枣椰陪伴荒沙的海滩。枣椰海滩由此得名。极目远眺,沙与海的坦荡衔接,只给人以旷古、浩瀚的感觉,一经枣椰树的点缀,色调和景观,别有韵味。高挑的枣椰树干,婀娜多姿,为单调的自然画面平添神来之笔。阿里什堪称亚非大陆通道上无可比拟的“天堂”。
阿里什刚从以色列占领下回归祖国的那年,我在枣椰海滩上一家孤零零的月光旅店歇宿。记得,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海滩上残留倾倒的焦黑树干,偶尔听到一两声海鸟的孤鸣。海风怒卷着浪涛,直冲上岸来,整夜地咆哮,似乎在哭述西奈那段屈辱的往事。枣椰海滩狼藉一片,百业待兴呵。
10年后旧地重游,寻找当年孤独的月光旅馆,已十分困难。它被“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旅馆、度假村和沙滩俱乐部之中。四周,枣椰树长高了,沙滩开阔了。东来西往的车辆,微波传送的电视节目,林立的居民建筑,连同花花绿绿的太阳伞和享受日光浴的各方游客,把阿里什装扮成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城镇。
恰逢贝都因人赶集。方圆数十里的部落男女老少,赶着羊群,带着彩色织锦,云集阿里什。集市围在镇外。沙堆边,帐篷下,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从锅碗瓢勺,到布匹衣衫,从锃亮的金银首饰,到稀罕的传统草药,地摊上都有。有以货换货的,有现金交易的。贝都因妇女喜欢成堆地蹲坐在沙地上讲价钱,黑袍下面,你给我两只鸡,我换给你一个手环。收税的办法也有意思,是按铺在沙上那块包布的宽度为标准,一米宽收半镑钱。
枣椰海滩最早是西奈贝都因人游牧途中的歇脚地,阿里什在阿拉伯文中是“棚户之下”的意思。至今,拉米拉特、萨瓦里克等十多个游牧部落散居在这里,大约有4万人。
历史在贝都因人那根赶羊鞭上留下一圈又一圈年轮。阿里什贝都因人风俗博物馆里,陈列着他们早先用过的铁头木叉、石凿石斧,排列着他们现在还有部分人使用的羊皮水袋、骆驼木鞍、泥胚枣椰罐、尖嘴咖啡铜壶和麻片帐篷。贝都因人的帐篷很有讲究。帐篷木桩4根一行,并列3排,两边低,中间高,搭成长方形。不同部落的帐篷各有特色,自己人一眼就能识别,如同妇女面罩花纹有特殊记号一样。如今贝都因人游牧范围逐渐规律,一些人已经过上半定居的生活。
阿里什以西,许多贝都因人改操捕鱼业。港湾里,我目睹上百条机动小渔船正载网待航。贝都因人早晚两次出海,多数是那些20岁上下的小伙子学着干。真没想到,他们在政府资助下如此迅速地实现了生活轨迹的根本转变。尽管部落还保留着女人不能下海、不能外嫁的习俗,但随着他们学会驾船撒网,现代生活方式无疑渗透进游牧部落的帐篷。一代全新的贝都因人正在成长。贝都因人小学,贝都因人诊所,在阿里什都见得到;贝都因人种小麦,管果园,也有所闻。原先,贝都因人随水源和牧草飘流,如今,淡水管道早就从尼罗河谷通到阿里什。拉米拉特部落的谢赫说,部落内部的纳贡制度已经取消,各家各户经营自己的羊群和骆驼。彪悍的男子汉也不再轻易刀枪相见。
今日阿里什变得越来越美。


查看完整版本: [-- 枣椰海滩风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