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高高的椰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1年07月 -> 高高的椰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崔向华 1991-07-30 23:00

高高的椰树

第8版(副刊)
专栏:当代共产党员江铜杯文艺特写征文

  高高的椰树
崔向华
小儿子出走了。他觉得缺少父爱,抹着眼泪上了路,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男孩执拗地离开父母,回广东肇庆外婆家去了。
阴云笼罩着这个家庭。一个好不容易才团聚安定下来的家又处于“分裂”之中。想当初夫妻两地分居,使跟母亲长大的孩子与他这个父亲感情隔膜,以至于“爸爸”这个字眼对3个子女来说是那样的陌生。眼下,父子俩为一点小事吵了架,受了委屈的小儿子突然怀念起从小把他带大的外婆,出走了!
“何工!何工程师!”门口有人在呼唤。一定又是坑道的机器出了故障。他一跃而起,不顾妻子和另两个大孩子的埋怨眼神,大声应和着随来人而去。
茫茫夜色,繁星点点,海南岛的夜晚到外弥漫着花香果香。何永雄太爱这个岛了,他是看着这个岛一点点成长发展起来的。他已经把自己融进在这个岛的土地里了。1960年7月,何永雄从家乡广东罗定县中学毕业考入武汉总参通信学院,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国防绿。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海南岛海军某通信站。20多年来,他上高山,下海岛,所负责的机器从未因线路故障而中断过工作。
那一年,孩子患了肾炎,妻子发电报催他回家。可当时他正负责从榆林至西沙海底有线通信的端机安装工程。在1年零4个月紧张施工的日子里,何永雄6次往返于榆林至西沙180多海里的海路上,在技术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一个人不分昼夜,好几次连吃饭都由别人打好送到机房。工程竣工后,他探家了。可是妻儿却不听他的解释,视他为陌路人。望着清苦的家室四壁,何永雄何尝不想用自己健壮的脊梁支撑起这个家庭的幸福,可他的事业在海岛,他的机器少不了他。
“转业回家吧!”妻子在向他频频呼唤。家乡条件比海南岛强多了,这他也知道。他不是没有动过转业回家乡的念头。他曾有过三次调动工作和两次转业回地方的机会,却一次次放弃了。为什么?只因为他是基地通信专业的顶梁柱!
何永雄太累了,太苦了,妻子看不过去,举家搬迁随军。望着丈夫斑白的两鬓和日渐衰老的身体,刚随军的妻子又打起了退堂鼓,再一次请求丈夫转业回地方。舰队领导体谅到何永雄家境的困难和身体状况,批准了他的请求。但当各种手续相继办妥时,海军通信部一个电话挂到舰队,又把他给“卡”了下来。当时,深圳一家中日合资的电子公司以月薪1500元并管吃管住的优厚条件,正等着他去呢!结果是朋友为他惋惜,亲人对他埋怨。而何永雄却无怨无悔,他对人们说:“部队不让我走,就说明我对部队建设有用。当初立志从军不就是为了以保卫祖国献身国防吗?”
海南多椰树,树冠如盖,果实累累,给人以乳汁般香甜甘醇的汁液。人们都把何工比喻为椰树,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给予而没有索取的字眼。
                 (作者单位:总政宣传部)


查看完整版本: [-- 高高的椰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