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第三次起跳——绍兴县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见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08月 -> 第三次起跳——绍兴县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见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国明 1992-08-31 00:00

第三次起跳——绍兴县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见闻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第三次起跳
——绍兴县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见闻
本报记者 谢国明
日前记者来到绍兴县采访,正遇上县政府为乡镇企业引进人才举办新闻发布会。
记者来到县人事局大楼,只见楼道内“招贤榜”与“荐贤栏”格外醒目。办公室里人来人往,洽谈室里座无虚席。好不容易找到了县人事局局长李德忠同志,这位山东汉子说话开门见山:“人才就是‘财神’。乡镇企业要按照县里提出的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目标实行‘高度飞行’,必须要有一批素质过硬的领航员。县委、县政府把为乡镇企业引进人才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要求我们不拘一格,招贤纳才。”
绍兴县领导对人才的这种高度自觉的认识,是从10多年来乡镇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崛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70年代末,绍兴县依靠从上海、杭州等地引进的退休工人,指导农民白手起家,创办乡镇工业。1978年,全县乡镇工业的产值还不到1个亿。所谓“设备靠换旧,人才靠退休”,正是当年创业之初的写照。
到了80年代中期,乡镇工业初具规模以后,绍兴县抓住科技进步的机遇,在人才问题上亮出了两着高招:一是联络在外地工作的绍兴籍科技人才,请他们为家乡的发展献智献力。二是在乡镇企业内部找能人、评能人,培养“草根人才”。这两项措施出台以后,全县乡镇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在1984年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2.8%。此后,绍兴县乡镇企业的产值以每年增长10多亿元的速度大步迈进,1991年达到99.23亿元,出现了一批产值超亿元、出口超千万元的具有规模效益的外向型乡镇企业。一些乡镇企业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利用高科技优势,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福全高压紧固件厂的产品为国家高精尖项目秦山核电站所采用,年利润达100多万元。绍兴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之后,工程质量逐年提高,去年在上海等地的工程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奖。
人才带来了企业的兴旺发达、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了效益和财富。绍兴县委、县政府及时把握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因势利导,提出了“创重才环境、引八百英才”的人才引进方案,在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于今年6月下旬在首都报纸上刊出招聘启事。绍兴县成为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可以面向全国招聘人才的第三个县。
6月29日,绍兴县人才引进工作正式开始。早晨8点,李德忠同志刚一上班,就接待了第一位来访者——湖北某厂的总工程师杨德钧。李德忠了解了杨德钧的专长和要求后,当即推荐给绍兴电子实业公司。不到两个小时,一份调令便发出了。听说冶金电子实业总公司进了“才”,其他乡镇企业急起直追,纷纷到县人事局办公楼内贴出招贤榜。有些乡镇企业干脆派专人长驻人事局“招才引宝”。
到8月26日止,全国各地有8229人前往应聘,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达2651人,有140多家乡镇企业与1342人达成了引进意向。仅绍兴县化纤纺织印染工业集团总公司一家,就引进人才210名。
向全国公开招聘具有开发能力的科技人才,是绍兴县乡镇企业继引进退休工人和“星期日工程师”之后的第三次起跳。它必将为绍兴县乡镇企业的新的腾飞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查看完整版本: [-- 第三次起跳——绍兴县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见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